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原创专栏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知识点

2017-10-28

【同步练习题】

1.欧共体成立的政治目的是( )

A.与美国抗衡 B.与苏联抗衡

C.保证自己安全 D.维护世界安全

思路解析:二战前西欧曾是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但二战使它的国际地位严重下降。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有了较快发展,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国和苏联相比,只有联合起来,加快经济发展,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答案:C

2.欧洲各国谋求欧洲一体化,取得非常明显的进展,欧洲国家联合的特点不包括( )

A.以经济联合为动力 B.由欧洲大陆国家起带头作用

C.以北约组织为基础 D.为发展经济、抗衡美苏而发起

思路解析:北约是美国组织的包括大西洋北部两岸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虽然西欧国家大部分参加了,但与欧洲一体化即欧共体的成立无关。

答案:C

3.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思路解析:欧共体的形成是西欧国家为抗衡美苏、发展自身而采取的措施。这种联合并没有打破国家界限,是国与国的联合,国家利益至上仍是最高原则,因此不可能完全消除各国的矛盾。

答案:B

4.1956-1973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战略合乎国情 B.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

C.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积极发展电子等新型工业

思路解析:A、B、C、D四项都是原因,但日本的各项改革措施都是以合乎国情为前提而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所以日本能迅速崛起。

答案:A

5.二战后美国扶植日本的原因是( )

A.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 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C.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 D.利用日本发动朝鲜战争

思路解析:从当时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背景和日本的地理位置可知,美国扶植日本是为了把日本作为其远东反共的桥头堡。马歇尔计划是欧洲援助计划,不包括日本。

答案:C

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时间“1971年”。苏联的威胁早在二战后就已经存在了,第三世界虽在20世纪60年代崛起,但它们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上无法与美国竞争,美国的经济“滞胀”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答案:B

7.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摆脱美苏的控制 B.维护自身的独立

C.亚非会议的影响 D.经济发展的需要

思路解析:摆脱美苏的控制、亚非会议的影响两项都属于外因,维护自身的独立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根本。

答案:B

8.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

A.是亚非人民联合反帝的开端 B.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C.说明第三世界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说明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思路解析:万隆会议是亚非人民联合反帝的开端。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正式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而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通过了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

答案:B

9.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提出的重要任务是( )

A.维护自身独立 B.摆脱美苏控制

C.反对殖民主义 D.反对霸权主义

思路解析:维护自身独立、摆脱美苏控制、反对殖民主义三项均是不结盟运动成立初期的斗争目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答案:D

10.下列与不结盟运动兴起无关的是(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和争夺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B.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

C.西欧和日本的迅速崛起

D.新兴的独立国家谋求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思路解析: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但它们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它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而西欧、日本的崛起只是向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与不结盟运动无关。

答案:C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明显下降,而西欧六国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1950-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宋则行《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注:+为顺差,-为逆差。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分析,西欧六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材料二、三说明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力量和经济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怎样?

思路解析:第(1)问考查概括归纳材料的能力。做题时往往除了从美国方面分析外又分析了其他因素,主要在于没有审清题目的要求;第(2)问需要认真分析材料中各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对政治的影响应主要侧重于国际关系格局和各国的外交政策方面,做题时容易答成美苏两极格局,主要是受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忽视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经济格局。

参考答案:(1)西欧六国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但西欧各国仍然无力单独与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抗衡。

(2)变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格局由战后美国独霸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影响:日本和西欧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政治上独立自主倾向加强,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

高中历史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能力是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必要的策略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上世界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望与广大老师和学生共享。

标签:高中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