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痛经的治疗主要有两种:基本治疗(实证和虚证)和 其他治疗(耳针法和皮肤针法) 详情如下: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取足太阴经、任脉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中极 次髎配穴 寒湿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加艾灸。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止痛。中极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之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配穴 气血亏虚证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毫针补法,可用灸法。
方义: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调理三经气血,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为阳明经之合穴,可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暖下焦,温养冲任。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子宫、皮质下、内分泌、交感、内生殖器、神门、肝、肾。每次选2~4穴,毫针刺,中等强度刺激,每次留针20~30分钟。或用耳穴贴压法,每3~5日更换1次。
(2)皮肤针法
选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经。用皮肤针叩刺,至皮肤潮红,每次10~15分钟,隔日1次。
总结:痛经的治疗到此就讲解完了,下一讲将会为大家讲解痛经的辨证的内容,敬请关注。
相关推荐: 2013年中西结合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