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app 执业医师考试频道小编应广大考生的需要,特为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策划了“2012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运动系统”专题等有关资料,供考生参考!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一)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
上运动神经元起自中央前回运动区、运动前区及旁中央小叶皮质的大锥体细胞→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与皮质延髓束下行→内囊膝部及后肢的前2/3→
→皮质延髓束在脑干不同平面上交叉(舌下神经核及面神经核下部为对侧支配,其余为双侧支配)止于对侧的脑神经运动核。
→皮质脊髓束再经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在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神经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陆续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支配效应器运动。
(二)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又称痉挛性瘫痪,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即中央前回运动区大锥体细胞及下行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延髓束)病变所致。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病灶对侧瘫痪。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失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急性严重病变出现脊髓休克,肌肉牵张反射受抑制呈现软瘫,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深反射亢近见于:
A.后根受损
B.前角受损
C.肌肉病变
D.脑或脊髓损害
E.后束受损
[答疑编号500841010201]
『正确答案』D
病理反射的出现是由于:
A.脊髓反射弧的损害
B.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C.基底节受损
D.锥体束损害
E.脑干网状结构损害。
[答疑编号500841010202]
(三)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定位诊断(图2-9-1-2)
1.皮质运动区局限性病损导致对侧单瘫,刺激性病灶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
2.皮质下白质为皮质与内囊间投射纤维形成的放射冠,可导致对侧不均等性偏瘫。
3.内囊运动纤维最集中,引起三偏征,内囊膝部及后肢前2/3受累引起对侧均等性偏瘫(中枢性面瘫、舌瘫和肢体瘫),后肢后1/3受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障碍,视辐射受累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图2-9-1-3)。
4.脑干一侧脑干病变产生交叉性瘫痪即病灶同侧脑神经瘫,对侧肢体瘫及病变水平以下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瘫。例如:①Weber综合征:病灶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②Millard-Gubler综合征:病灶侧展神经、面神经瘫,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舌下神经瘫,为脑桥基底部外侧病损;③Foville综合征:病灶侧外展神经瘫,双眼向病灶凝视麻痹,对侧偏瘫,为脑桥基底部内侧病损,常见于基底动脉旁正中支闭塞;④Jackson综合征:病灶侧周围性舌下神经瘫(伸舌偏向病灶侧、舌肌萎缩),对侧偏瘫,延髓前部橄榄体内侧病损,多因脊髓前动脉闭塞所致。
左侧偏瘫、右侧外展神经麻痹和右面神经周围性麻痹时,病变部位在
A.右内囊
B.右中脑
C.右桥脑
D.右延髓
E.左延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