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霍乱 多个城市现暴力冲突

2010-11-25 14:02:41 字体放大:  

导读:霍乱(Cholera),早期译作虎力拉,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即古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过去把前者引起的疾病称为霍乱,把后者引起的疾病称为副霍乱。1962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副霍乱列入《国际卫生条例》检疫传染病“霍乱”项内,并与霍乱同样处理。解放后我国已消灭本病,但国外仍有不断发生和流行,因此必须随时警惕本病的发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霍乱为我国法定的甲级烈性传染病,要求在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后2小时内上报。

相关推荐:

海地霍乱 爆发的原因

海地霍乱 怎么预防霍乱流行? 

海地霍乱 专家警告将有1万人死亡  

海地霍乱 中国代表紧急求药 

海地霍乱 致1400余人死亡  

海地霍乱疫情目前仍在进一步恶化。11月16日,海地邻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公共卫生部宣布发现首例霍乱确诊病例,并有12例霍乱疑似病例待确诊。根据海地公共卫生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海地大规模霍乱疫情已造成该国超过1000人死亡、1.6万人感染住院。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16日在瑞士日内瓦表示,有关各方应集中精力控制海地霍乱疫情传播,救治染病人群。

日益恶化的霍乱疫情在海地引发了暴力冲突。15日,海地北部第二大城市海地角部分民众举行抗议示威活动,向驻扎在海地角的联合国维和军人投掷石块,还试图纵火焚烧维和部队基地,并造成人员伤亡。此事件随即引发其他省份连锁反应。

截至当地时间16日,海地多个城市民众与维和军人发生暴力冲突,造成至少2人死亡、30多人受伤。联合国驻海地官员卡多纳表示,目前已经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介入调查海地角暴力冲突事件。

据当地媒体报道,海地霍乱疫情暴发近一个月来,病毒迅速蔓延至包括首都太子港在内的所有省份,平均每天死亡人数近50人。联合国警告说未来海地可能会有20万人染病。

对于迅速蔓延的疫情,海地总统普雷瓦尔此前表示,处于海岛的海地近100年来从未发生过大规模霍乱疫情,此次纯属“输入型”疫情。有报道说,最近美国多个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导致此次海地霍乱疫情暴发的菌株源自南亚,而尼泊尔籍维和士兵正好于上个月中旬开始进驻海地参与维和任务,营地正好位于本次疫情源头的阿蒂博尼特河沿岸地区。对此,海地多位高官认为,联合国尼泊尔籍维和士兵很有可能是本次大规模霍乱疫情的“源头”,并由此引发海地民众愤慨。

针对有关尼泊尔籍士兵向海地“输入”了霍乱病毒的说法,联合国维和部队坚决予以否认,并指出根据目前在尼泊尔籍士兵营地实施的检测结果,其与霍乱病毒毫无关联。有关专家指出,病毒菌株大约在50年前被首次发现后,已于过去10年间传入非洲和拉美等一些国家,并引发过霍乱疫情,目前实难确定病菌传入的具体来源。

海地计划于本月28日举行总统大选,关系未来由谁领导海地震后重建工作。随着大选临近,海地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角逐也进入白热化。为此,联合国有关方面怀疑,当地民众与维和军人之间发生的暴力冲突有可能是政治煽动的结果。卡多纳表示,“这绝对不是一次自发的示威抗议活动,因为示威民众是从8个不同方位通过手机短信协调行动一起向维和部队发动袭击的。很显然,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暴动。”但卡多纳也指出,不排除霍乱引发民众不满情绪从而引起骚动的可能。

观察人士指出,对于海地这样一个长期处于贫困、动荡状态下的国家,霍乱疫情已不仅仅是一个卫生问题,它还可能被一些政治集团利用,进而上升为事关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

<--执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