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是由金霉素催化脱卤化物合成的抗生素,毒性低,早在1948年即开始用于临床。1950年,国外有报道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牙着色;其后又陆续报道四环素沉积于牙、骨髓以至指甲等,而且还能引起釉质发育不全。在这方面,国内直至70年代中期方引起注意。
(一)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在牙的发育矿化期服用的四环素族药物,可被结合到牙组织内,使牙着色。初呈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则呈现明亮的黄色荧光,以后逐渐由黄色变成棕褐色或深灰色。一般说来,前牙比后牙着色明显;乳牙着色又比恒牙明显,因为乳牙的釉质较薄、较透明,不易遮盖牙本质中四环素结合物的颜色。牙着色程度与四环素的种类、剂量和给药次数有关。一般认为,缩水四环素、去甲金霉素。盐酸四环素引起的着色比土霉素、金霉素明显。在恒牙,四环素的疗程数与着色程度呈正比关系,但是一个短期内的大剂量服用比长期给服相等的总剂量作用更大。在牙着色的同时,还有骨组织的着色,但是后者可随骨组织的生理代谢活动而使着色逐渐去除;然而牙的着色都是永久的。此外,四环素还可在母体通过胎盘引起乳牙着色。四环素对牙的主要影响是着色,有时也合并釉质发育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