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砍掉“吊瓶森林”

2011-01-11 14:51:41 字体放大:  
编者按:发烧了,不管高烧还是低烧,输液;感冒喉咙疼,不管是什么原因,输液……曾几何时,输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治病的代名词。病不分大小,不分原因,只要病了,那就得输液,这已经成为时下众多人的普遍“共识”。

   相关推荐:
   中国人均输液8瓶 过度用药危害健康
   我国医疗输液泛滥成灾缘于利益驱动
   看病“流行”输液 打针淡出多因经济原因

发烧了,不管高烧还是低烧,输液;感冒喉咙疼,不管是什么原因,输液……曾几何时,输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治病的代名词。病不分大小,不分原因,只要病了,那就得输液,这已经成为时下众多人的普遍“共识”。

国家发改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一年,中国医疗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人如此爱输液?

记者调查发现,原因有二,其一,患者认知存在误区,普遍认为输液好得快,人少受罪;其二,部分医生没有尽到职责,没有履行应尽的风险危害告知义务,部分医生鉴于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不管患者希望输液的要求是否合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听之任之。

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在省会各家医院的呼吸科及儿科门诊,几乎都是人满为患,输液室里则是一位难求。

事实上,输液的风险远高于打针、吃药。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后果往往会很严重;一些人对药物会有强烈的过敏反应;药物在生产、消毒过程中,没有除尽污染物而引起品质恶化,都是常见问题。此外,输液本身所带来的操作问题,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发热、心力衰竭、静脉炎、空气栓塞以及肺水肿;另外,经常输液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然而,据《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注射剂占所有不良反应的59%,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输液,可以说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然而,记者调查中,80%左右的患者都对输液风险一无所知,也很少有医生提醒患者。

目前,在西方国家,输液是“最后的给药方式”,只有急救、重症和不能进食的患者,才需要采用静脉输液这种风险较高的方式。而在我国,则成了家常便饭。而其中,儿童已经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乱用抗生素,已经整出了超级细菌,如此乱输液,还不知道会整出个什么来。面对每人每年8瓶液,高于国际上两到三倍的现状,加大对抗生素的控制力度,减少输液量已经刻不容缓。

针对目前群众对输液风险的认知缺乏,以及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不能尽责的现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加大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加大深化医改的步伐,缓解医患关系,落实医疗责任制度,促使医生对患者尽职尽责。

砍掉“吊瓶森林”,减少乱输液对广大群众的身体损害,需要将科普和医疗改革、缓解医患关系同时进行,双管齐下,刻不容缓。

<--执业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