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劝告少输液 患者大多不买账

2011-01-11 14:11:11 字体放大:  
编者按:在中日友好医院的急诊大厅内输液患者普遍认为输液比服药能康复更快。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医生郭诗东说,这是因为肌肉注射的风险比静脉注射还要大,其不良反应危害比输液还要可怕。

   相关推荐:
   中国人均输液8瓶 过度用药危害健康
   我国医疗输液泛滥成灾缘于利益驱动
   看病“流行”输液 打针淡出多因经济原因

现场探访

面对输液请求 医生颇感无奈

记者昨天探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儿童医院、人民医院的急诊输液室、门诊输液室、发热门诊等地,看到的景象均是座无虚席、人满为患、吊瓶林立。儿童医院的内科医生向记者诉苦说,每天出门诊时压力很大,“家长着急坚决要给孩子输液,我们左右为难。”

6岁的石子俊就坐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急诊的楼道里,他特想看旁边一个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但却不敢妄动,因为他的小手背上正扎着液。旁边的姥姥告诉记者,外孙子是个“老输液”,“从3岁开始,每年都得闹两三次肺炎,年年都得输上液才算好。”这不,今年刚过完元旦,小子俊就开始咳嗽,“吃了头孢也不见好,”子俊姥姥说,“平时我们还经常给他吃点小中药,现在全都不管用了。”于是孩子爸爸请假、姥姥陪同,子俊又到医院输液室“报到”了。

在儿科4诊室,5岁的女孩李恩英坐在了孙大夫面前,孩子妈妈一脸焦急地说,孩子从元旦时就嗓子发红、发烧,输液后好了,但现在又烧起来了,“能不能再给孩子输几天啊?”

这种情景在儿童医院里也经常发生。北京儿童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科值班女医生告诉记者,每天她们都要面临很大压力,这个压力就是“非医疗因素干扰”。因为孩子生病家长着急,不允许心肝宝贝的病程拖太长,于是就强烈要求医生给输液治疗。医生担心患儿 家长跟自己发生矛盾,于是只能依从。这位医生特别希望通过报纸呼吁一下,输液不是万能的。昨天下午3点,儿童医院门诊二楼输液大厅里仍是黑压压的一片人,电子显示屏幕上显示此时已经叫到第950名患儿输液了。据统计,该院每天输液量达2500人次,其中就有可以不输但非要输的患儿。

对于患者和家属的“无理”要求为何医生要妥协?该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徐潜分析,主要是因为医生担心患者病情发生变化,与自己的判断不符。尤其是孩子,病情发展特别快,“如果执意不给孩子打吊针,而孩子病情恶化了,那将来被打的有可能就是医生。”

已从医十几年的医院急诊科医生郭诗东告诉记者,喜欢输液治疗感冒发烧的人群有几类,一类是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就急着到医院输液,“其实只要再坚持吃几天药,病就有可能好了。”第二类是有过输液治疗成功经历,特别是孩子家长们,自认为在孩子反复就医的经历中已经锻炼成“半个医”了,在治疗中往往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医生。第三类人群是工作忙,压力大,休病假了任务就完不成,所以要求医生用最好的“兵器”尽快帮他把病魔赶走。此外,我国抗生素滥用现象已存在多年,人群耐药性普遍较强,口服药抗生素在部分患者身上已经很难发挥作用。

<--执业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