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一)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主要依照尿糖或血糖测定,其主要指标如下。
1. 尿糖测定
2. 空腹血糖
3.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4. 萄糖耐量实验
5. 糖化血红蛋白
6. 血浆胰岛素测定
7. 血清C肽测定
四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1 1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或与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双胍联用。
2糖尿病合并妊娠等用胰岛素注射。
3对2型肥胖糖尿病,经饮食和运动治疗尚未达指标首选二甲双胍。
4对2型非肥胖糖尿病,在有良好的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无胰岛素血症时用磺酰脲类。
5单纯餐后高血糖,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首选α-糖苷酶抑制剂;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轻度升高,选胰岛素增敏剂;空腹、餐前血糖高用磺酰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增敏剂。
6非磺酰脲类降糖药诱发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快,对餐时、餐后血糖有显著控制作用。
7.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患有急性病症如心肌梗死、大手术、严重创伤、烧伤者,可短期改用胰岛素治疗。对初发糖尿病、青年发病、有酮症倾向、身体消瘦、空腹血糖>11.1mmol/L 者,应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
8.对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和2型糖尿病者,应用HMG—CoA抑制剂(他汀类);对所有2 型糖尿病与其他心血管病高危因素(高血压、吸烟、左心肥厚、55岁以上)患者均应接受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或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
9.对糖尿病合并肾病者可首选格列喹酮, 提倡尽早合并应用胰岛素增敏剂。
10.对于老年患者,因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降糖药,如瑞格列奈(诺和龙)。对儿童来讲,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 疗;2型糖尿病目前仅有二甲双胍被批准用于儿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于经常出差,进餐不规律的患者,选择每日服用1次的药物(如格列美脲)则更为方便、合适,顺应性更好。
(二)胰岛素(insulin)制剂种类和特点
(三)口服降糖药种类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格列奈类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
五、治疗糖尿病药的合理应用
1.治疗糖尿病宜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健康教育。尽早地采用药物治疗,尽早地联合治疗,尽早地应用胰岛素治疗。其次,治疗要提高胰岛素浓度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并举,此外,减肥和降低血脂常有釜底抽薪之效。
2.采用“精细降糖”策略,一种或几种药的联合可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个体化的治疗,能够发挥降糖药的最大作用,避免药物盲目使用并减少不良反应。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接近正常时,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需采取“精细降糖”的措施,包括指导患者采取更严格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更密切的血糖监测和对降糖药更加得心应手的应用。在降糖药的选择上,作用方式越接近人体控制血糖生理模式的药物,越能帮助人们安全接近正常血糖的目标。
3.在糖尿病治疗的随访中,一方面为了控制血糖并达标而在各点测定血糖,并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制定降糖药的治疗方案(单独或联合用药、剂量调整);另一方面为了尽早查出并发症或相关问题,要进行包括体重、体重指数、血压、足背动脉搏动、血脂谱、眼底、肝肾功能、尿常规、尿蛋白排泄率、心电图等的检测。
4.药物治疗中需注意各药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尤其是降糖药可诱发低血糖和休克,严重者甚至致死,药师应提示患者注意,一旦出现低血糖,立即口服葡萄糖水和糖块、巧克力、甜点或静滴葡萄糖注射液。对磺酰脲类药要注意:①1型糖尿病者不可单独使用磺酰脲类药。②急性严重感染、手术、创伤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严重的肝、脑、心、肾、眼等并发症者一般禁用磺酰脲类药。③老年人的用药剂量要密切监测血糖指标,酌情调整。儿童和妊娠妇女不推荐应用,肝、肾功能不全及对磺胺药过敏者禁用。④单用磺脲类药血糖不能达标者,应寻找原因纠正或及时改为联合用药,必要时加用胰岛素。
5.注意保护肝-肾功能,糖尿病合并肝病时,宜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推荐应用格列喹酮,因其由肝胆排泄。
6.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应首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应首选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长期口服可使患者体重下降。近期临床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对肥胖或非肥胖者等效,阿卡波糖对饮食疗法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显示出良效,且无论肥胖或非肥胖者均可使用。对胰岛素储备功能很差的非肥胖型者,当降糖药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应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7.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
餐前0.5小时
餐中
餐后0.5~1小时
8.注射胰岛素时宜注意
9.用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注意事项
10.用α-糖苷酶抑制剂注意事项
11.用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注意事项
相关推荐:
更多内容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