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俗称澳抗,正常阴性)
(二)临床意义
(1)异常提示慢性或迁延性乙型肝炎活动期,与HBsAg感染有关的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
(2)慢性HBsAg携带者,即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而HBsAg尚未转阴,或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而患者既无乙肝症状也无ALT异常,即所谓HBsAg携带者。
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HBSAb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人具一定免疫力。
(二)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
(1)乙型肝炎恢复期,或既往曾感染过HlBV,现已恢复,且对HBV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2)接种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效果。
八、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
(二)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见于:
(1)提示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为活动性。在HBV感染的早期,表示血液中含有较多的病毒颗粒,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损害和血清具有高度传染性;若血清中HBeAg持续阳性,则提示乙型肝炎转为慢性,表明患者预后不良。
(2)乙型肝炎加重之前,HBeAg即有升高,有助于预测肝炎病情。
(3)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妊娠期妇女,可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其感染的阳性率为70%~90%。
九、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HBeAb 正常为阴性
(二)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见于:
(1)HBeAg转阴的患者,即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2)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可检出抗一HBe。
(3)在HBeAg和抗一HBs阴性时,如能检出抗一HBe和抗一HBc,也能确诊为近期感染乙型肝炎。
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HBCAb 阴性
(二)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见于:
(1)抗HBc—IgM阳性是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提示患者血液有较强的传染性,比HBeAg敏感得多,抗HBc—IgM阳性尚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
(2)HBc一IgG阳性,高滴度表示正在感染HBV,低滴度则表示既往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如在乙型肝炎者血液中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在其血液中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小三阳”。
“大三阳’’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如同时见AST及ALT升高,为最具有传染性的一类肝炎,应尽快隔离。“小三阳”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小,如肝功能正常,又无症状,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小,不需要隔离。
相关推荐:
更多内容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