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 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 则泻之".若其相对一方出现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o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 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o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阳虚所生的阴寒。
2.归纳药物的性能:药性主要是指寒、热、温、凉,又称"四气".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