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14
由此产生了这句歇后语。北京话说人“一成不变”、“稳重”、“坚持”等为“一个劲儿”。例如说某人沉稳而不轻易变动,心里有数,说“他那个人可是竹板儿弓”,意思是说此人稳重不轻动,拿得住劲儿。此外还有人将“一个劲”说成“一弓劲儿”或“一功劲儿”,除表示上述沉稳持重之意外,“一功劲儿”还表示“一种劲头儿”之意。但这个用法不广。作为歇后语而普遍使用的仍是“一个劲儿”。
十二、兔儿爷打架——散摊子。现在人们脑子里关于兔的形象是儿童读物里的小白兔拔萝卜,还有兔妹妹、兔弟弟等等,早已不知兔儿爷是什么样子了。当年的兔儿爷可真有个“爷”相。头戴帅盔金光闪,身披银甲灿斑斑,护心宝镜明如月,四杆彩旌拥背肩。原来兔儿爷是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将,只是三瓣红唇和竖立的两支长耳告诉人说这位爷是兔子,是兔儿爷。早年一进农历八月,北京街头就出现兔儿爷摊子。特别是东四、西单、鼓楼前之类的闹市,至于西四、东单、新街口、北新桥等次一级的街市,甚至更小的地方,均有人摆出兔儿爷摊子,不但吸引孩子们围观不肯离去,成年人亦多看摊购买,所以热闹异常。过去北京人是不放过一节,七月十五莲花儿灯摊子才一收市,八月节的兔儿爷摊子又现街头。燕都岁时借以得到多彩的点缀。
当年的兔儿爷摊子确是琳琅满目,色彩鲜艳。兔儿爷一位一位服饰鲜美,大者高达二市尺有余,中型的一尺多,最小的三寸左右。摊呈立体式,如阶梯形,多至十来层,摊子很大。层层摆满,一位挨一位,大者居上位,最下陈列最小型的。人们看着看着,不知何由而生遐念;这么多的兔儿爷团聚一处,形成一个大摊。这要是爷与爷打起架来,众爷们岂不一哄而散,最后拆散了摊子。于是留下“兔儿爷打架”一语,隐含下文“散摊子”。北京话“散摊子”用处极广。如几个人合办一事,未成而合作解体,就说“散摊子”。又如集聚办事或集合出发,未果而散,也说散摊子。再如某处停办、停业或撤消,人员离散,也说散摊子。(作者: 爱新觉罗·瀛生 于润琦
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真实反映作者的心声,希望这篇有关北京的歇后语大全可以对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歇后语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