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言文字 > 国学

汉隶简析:异彩纷呈的汉隶

编辑:sx_liax

2016-04-04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准备了汉隶简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隶简析:异彩纷呈的汉隶

古隶在西汉初期继续演进,大约在西汉宣帝时逐步发展定型,成为一种独立的字体,这就是汉隶。刻于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的《五凤二年刻石》(左图)被定为“汉隶之始”。其“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13字隶书,虽仍留有篆书遗意,但由篆书向隶书的蜕变已基本完成,可作为早期汉隶的标本。

两汉存留至今的隶书碑刻、拓本有400多通,其中有纪年、文字较多的西汉刻石22种,东汉刻石388种。最能代表隶书成就的是东汉碑刻隶书,我们常说的“汉碑”多指这一时期的碑刻。

东汉是隶书发展的黄金时代,隶书取代篆书成为官方正体。东汉早、晚期的隶书存在明显的差异。早期以《汉三老碑》(上图)《开通褒斜道刻石》等浑朴野逸、具有山林气息的碑刻为主,晚期则以《礼器碑》《曹全碑》等精丽典雅、具有庙堂气象的碑刻为主。说明东汉时期的隶书正是沿着由质而文、从朴到雅这一艺术规律发展变化的。

东汉首碑 永壮湖山

在“天下第一名社”杭州西泠印社,有一间著名的石室,内藏有该社的镇社之宝——有“东汉第一碑”之称的《汉三老碑》。“三老”为汉代官职。该碑刻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清咸丰二年(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共217字,隶体仍留篆意,这是汉字渐变性的体现。《汉三老碑》怎样来到西泠印社的?还有一段感人的佳话。

此碑后为丹徒陈氏所得。1921年,陈氏将其运至上海,拟以重金售于日本古董商人。国宝面临外流的消息传来,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等人“不忍古物之沦亡”,焦急奔走,在沪杭等地发起书画义卖和捐款活动。不盈月就召集有识之士65人,募集大洋11270元,以8000元重价从陈氏手中赎回《汉三老碑》。次年,又用余款在西泠印社修筑石室存放石碑,吴昌硕亲撰《汉三老石室记》以志其事。“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正如石室楹联所言,这一珍贵石碑文物,连同保护国宝的爱国义举,都将永久地与美丽的西子湖共存。

名碑云起 各擅胜场

东汉晚期, 隶书全面走向成熟。由于桓、灵两朝树碑之风盛行,四海“碑碣云起”,隶书从幅式小巧的简牍缣帛转向大块面的碑碣摩崖,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瑰丽多姿的兴盛局面。这一时期名碑迭出,风格各异,较有代表性的有:方整雄伟的《西狭颂》,古气磅礴的《景君碑》,意态逸宕的《石门颂》,隽利肃穆的《乙瑛碑》,拙朴茂密的《张迁碑》,瘦劲奇绝的《礼器碑》,华丽俊美的《华山碑》,厚重古朴的《衡方碑》,清丽秀逸的《曹全碑》……一碑有一碑之风韵, 令人叹为观止。正如清代书法家王澍所言:“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东汉后期的隶书碑刻大致有三种风格:一是方整平正、法度谨严类,如《乙瑛碑》(图⑤)等;二是挺峻流丽、清劲秀逸类,如《曹全碑》(图⑥)等;三是质朴高华、雄浑沉厚类,如《张迁碑》(图⑦)等。

熹平石经 集隶大成

与《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这些东汉名碑的产生大致同时,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为了校正儒家经典,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石经刻制工程。《熹平石经》(下图)历时8年,刊刻了《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等7种经书,共计46石、20余万字,立于洛阳太学。 “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后汉书·蔡邕列传》)

石经书丹者为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蔡邕之书法,代表了流行于东汉的官方隶书的风貌。《熹平石经》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字字中规入矩,点画布置匀称工稳,可谓无懈可击。《熹平石经》集汉隶之大成,汉字字体由隶变楷,《熹平石经》起到了桥梁作用。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汉隶简析,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相关推荐:

小常识:洗马是干什么的?  

小学生必知知识:三班衙役指什么人?  

标签:国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