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北京版识字课:《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

2012-10-12

③“如果在野外,没有日晷,古人靠什么判断时间呢?”

教师不失时机地将自然生活中的太阳引向汉字“日”。

2.开掘生活的外延与汉字的内涵。学习和“日“有关的会意字——“间”、“明”、“时”。

①“从课文变红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课文中怎么描述?”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问题,导向性鲜明。多媒体课件成功地发挥了提示辅助作用,学生迅速发现了变红的汉字中都有“日”。[

第二个问题既巧妙地引导学生将零散的发现集中概括起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第一句的理解,又暗示出我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太阳和时间,在汉字中和日有关的字就必然很多。

②猜字游戏设计恰当,教法鲜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明”与“间”这两个会意字,是通过猜字谜的方式学习的,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触发了学生的认知灵感。

③教师的点拨与提升有独到之处。

“时”字的点拨有新意。

“时”的繁体字是“時”,从日寺声,简化后,声符的示音作用消失,教师巧妙地用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与字形对照,又调动前面学生谈到的古人用日晷记时的知识,形象地描述时光是一寸一寸移动的,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时间”的“时”字。教师的这一创意,既不违背汉字的科学理据,又提供给学生形象直观的记忆线索,受到了听课专家的好评。

“明”字的提升有内涵。

在学生猜出了字谜“明”之后,教师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小结:“太阳落下去,月亮升起来,我们将要踏踏实实地送走今天,满怀希望地迎来明天。”小结既讲清了日月会意为“明”的道理,又昭示学生要珍惜时间,有价值地度过每一天。

3.寓教于乐,拓展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文本,但并不拘泥于文本,设计了两次抢答比赛和多次交流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整合已有知识。

①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顺序及表达方式。

梳理“大前天——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的顺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汉语的表达习惯与时间顺序的表述。

②引导学生认识和正确表达一天中的不同时段。

梳理“早晨——上午——中午一下午——傍晚”的顺序,使学生感受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及其表达方式。

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并有序地排列时间单位。

梳 理“秽——分——时——日——月——年——世纪”的关系,感受时间的长短及其相互关系。

④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感悟时间的存在和宝贵。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能做的事来启发学生关注时间,关注效率 。

以上就是北京版识字课:《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      一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