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数学一年级:《摘果子》课堂实录

2012-10-12

(下面的题目略)

2、同桌合作学习。

一个学生说算式,另一个学生摆学具演示,再交换角色进行。

3、小组汇报,上讲台表演。

点评: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好方法。在动手操作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巧妙地运用发现的手法,做一做,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既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又促进学生说的积极性,在自主发现的氛围中,让每个学生去参与 、体验、感受数学,懂得去合作、交流、倾听同伴的意见,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数学游戏活动(1)——听音乐,抢椅子。

师:小朋友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生:鼓掌。

师:要怎样玩游戏呢?

1)、当音乐开始时,请小朋友顺时针绕椅子慢跑。

2)、当音乐停止时,看谁抢先坐在椅子上。

3)、请其他小朋友边看游戏边想一想,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师:小朋友们比一比,哪一组是提出数学问题最多的小博士?

音乐响起。

师:在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说说看,好吗?

生1:5个小朋友做游戏,只有4块椅子,一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可以坐。

5-4=1 5-1=4

生2:4个小朋友坐在椅子上,1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坐。

4+1=5 1+4=5

师:说得很好,小星星奖章属于他们,大家给他们鼓励一下。再来一组试一试。(略)

师:下面我们再做另外一种数学游戏(2)——套圈子。

师:比一比,试一试,哪个小朋友是最棒,套进去最多个圈圈?

指名做游戏。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得志手里有几个圈圈?大家猜猜看,他能套进几个呢?

生1:得志只能套进1个圈子。

师:说一说理由好吗?

生1:他没有玩过,而且他离套棒较远。

生2:得志会套进4个,我对他有信心。

生3:得志会套进3个,因为,他个子比较高,手也比较长。

生4:我想得志4个圈圈都不会套进。套棒离他比较远,圈圈也比较小。……。 师:得志小朋友,你觉得自己能套进几个圈圈呢?

得志:我肯定能套进4个,我是最棒的。

师:小朋友们,大家看一看得志小朋友到底能套进几个圈子。

师:通过得志套圈圈的游戏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呢?大家说说看。

生1:得志原来有4个圈子,套进去3个,还有1个没有套进。4-3=1

生2:得志套进去3个圈子,1个没有套进。3+1=4 1+3=4

生3:得志原来手里有4个圈子,1个没有套进去。4-1=3

师:得志小朋友在套圈子时很认真,套进了3个,小朋友提得数学问题也是太棒了!

师:我们奖给得志一颗小星星奖章好不好?(掌声呼起)下面再请一名小朋友也来试一试。(略)

5、小结:

从小朋友的合作操作与游戏中可以看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都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点评:游戏活动是“寓教于乐”的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游戏,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新鲜感,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兴趣盎然地学数学、用数学。

6、课堂练习。

练习书第38页“做一做”第1、2题。

集体评论。

四、联系生活,领悟运用

举例生活的事例。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说一说,好吗。

生1:妈妈昨天买了4个桔子,我吃了2个,还剩下2个。

生2:我原来有5件玩具,送给小弟3件,自己还剩下2件。

生3:我的爸爸是开小轿车的,车里坐满了5个客人,到后埔村5个客人都下车了,车里没有客人了,5-5=0

生4:爸爸原来脸2部手机,不小心丢了1部手机,还剩下1部。

生5:昨天晚上,我帮爸爸买3瓶啤酒,爸爸一口气喝了一瓶,还剩下2瓶啤酒。

……

师:小朋友,提出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认为棒不棒呢?

生:真棒!掌声阵阵响起。

师:他们是这节课最棒的小博士,每个小朋友将获得小星星奖章。

点评: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五、课堂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

1、一辆小轿车里坐满了4个客人,到后埔村路口,2个客人下车了。

2、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3个气球,被风吹走了1个。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两道题,要怎样计算呢?说一说理由。

集体评议并纠正。

六、课堂评价。

师:小朋友,这节课大家都是最棒,最积极学习的小博士。那么,你认为本节课中,谁是本节课的金话筒?谁是小博士 ?谁是可爱的小白鹅呢?

生1:志荣积极举手发言,提出了3个数学问题,他是小博士。

生2:婷婷每次都有举手,坐得很端正,还把学具借给我用,她是专心听讲的小白鹅。

生3:我是金话筒,我回答问题声音很响亮,注意听讲,还提出5个数学问题。

生4:我选我。

师:说一说理由。

生4:我有积极举手发言,认真摆学具,也提出了2个问题。

生5:老师,婉红(生4)每次举手时,都大声说:“我要”影响别人学习,小星星奖章不能给她。

生6:老师,把小星星奖章奖给婉红(生4),希望她以后改正过来,不要再说:“我要”。

……

师:小朋友评得真棒!你们才是最出色的金话筒。这些小博士、金话筒、小白鹅,将获得最亮的小星星奖章。

点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努力的程度,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阐述的观点给予肯定,对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和良好的学习效果给予激励评价,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

七、总结。

1、在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反思: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一、创设情境,在活泼的气氛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第一老师”创设情境是激发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于是在新课引入时,我这样设计的,课件出示主题图,用猜想激活课堂。猜想,指猜测想象,有神秘感,最易激发学生奇思异想。小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猜”能开放思维空间,诱发学生自觉地未知世界的无穷探索,碰撞出创新火花,因而借助猜想,挖掘学生潜能,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一把金钥匙。

二、合作交流,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乐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具有充分创造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创造潜能。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就与成功。

三、游戏实验,在愉快气氛中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穿插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提高。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把数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活动的生活,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脑筋,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自身的需要,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

五、评价方法多样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评价方法主要有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学生已为评价的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

以上就是数学一年级:《摘果子》课堂实录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      一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