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圆明园的毁灭》

2013-03-14

感悟辉煌

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都很认真,积极。我相信你们在互助学习的协作环境下,一定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甚至还发现了新的问题,新的体会。下面我们共同来汇报交流一下各自的探究成果。

1、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拔,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适时根据学生要求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屏幕广播。并提醒其他同学将有疑问的地方可随时询问。(当好学生的服务员)

3.圆明园汇各地风景名胜于一体,集中国文化与艺术于一身,作为中国人的你,当你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4、老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作小结。

(议一议):

1.可以以同一研究主题为切入口,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进入不同的专题链接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2.小组派代表或采用语言表达等形式并辅助屏幕广播,图文并茂地作介绍。或由学生利用制作好的演示文稿,组织解说词,并作介绍。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网上的大量资料充分发表意见。(1)品词 抓重点字词:通过"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先秦"等的链接感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2)、赏句 学生戴上耳机自读自听,从优美语句、段落中的欣赏中想象美。

(3)、演示 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文稿,配以声情并茂的介绍,移情于景,寓情于语。。。。。。。夸一夸:学生畅所欲言,赞叹圆明园的美,钦佩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才能,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读一读:

学生个体活动,小组交流,师生、生生互动 教师角色的定位:组织者、导航者、协作者。教师无疑是情感的驱动者,而信息传递是驱动情感的首要媒介。在此创设这一会话情景,一方面是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得益,相互启发,展示自我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组合、再加工,真正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信息的编码、存储过程。以图释词,或部分到整体,或形象到抽象,展示生疑--释疑的训练过程。使这万园之园美至极点,学生情至极点。为下文"被毁"架好至真至美的情感场。

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播放被毁录像渲染反差 。 1、(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作过渡)同学们,圆明园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神话,可就是这样一座具有传奇色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10月18日毁于一炬,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呢?2、引导感情朗读 1.学生思想上形成强烈反差,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怒火中生,愤言不止。学生满怀愤怒汇报网上学习结果。(1)看录像,痛诉英法联军。(2)读课文,表达愤怒之情。(3)讲背景,叹息旧中国的无能为力。。。。。。。2.感情朗读(极度仇恨)。 学生个体活动,师生、生生互动 网络上提供的《火烧圆明园》的录象、故事、诗词以及图片等资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贯通,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大范围的探究,不仅体会到强盗们的贪婪、疯狂,而且了解?quot;国弱则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至极点。

发表感受拓展延伸 网上交流

升华情感

1.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已成一片废墟的圆明园前,想象着昔日的辉煌和灿烂,你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请在留言板上留下来。

2.师同时进入"网上留言"。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留言板上的话题,开辟 "网上论坛"。

4、布置课后作业

说一说、写一写:1、学生进入网上留言板,进行在线发言交流。

2、学生个人留言完成后,认真阅读思考老师和同学的留言。

3、作业:选择留言板上你喜欢的话题,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资料,展开"网上论坛"。

师生、生生互动 通过网上在线交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一吐为快,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开辟 "网上论坛",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信息释疑、解疑,提高搜索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自觉地在信息海洋中学习研究的习惯,从而激活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探索新知的兴趣。

设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