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节安排了两个例题,例6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例7让学生用三角形拼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为图形面积的学习打基础。
1.例6。
编写意图
(1)安排了一个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2)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想一想: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吗?使学生通过动手拼摆,了解到可以拼成,并且拼成的四边形可以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由此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建议
(1)具体活动时,不一定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让学生自主拼,看用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并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
(2)自主拼摆后,可提出:是不是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回答这一问题。在汇报结果时,让学生说一说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哪些四边形,使学生明确拼成的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等。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它们都是由什么样的三角形拼成的,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2.例7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安排了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的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同时享受创作的快乐,感受数学美。
(2)作为范例,教材呈现了几种用三角形拼出的实物图:美丽的孔雀、健壮的马、卡通式的船、可爱的房子。
(3)“做一做”要求用七巧板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建议
(1)本例所用的三角形,可以鼓励学生课前用色纸剪出。各种三角形多准备一些。
(2)本例可以设计成“我是图案设计大师”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共同设计,设计后展示交流,互相欣赏。展示作品时,可先让大家猜一猜拼出的是什么,看像不像,并说一说作品中包含哪些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和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书上的图案可让学生欣赏一下,如学生有兴趣也可以照着拼一拼,并说一说每个图案中包含哪些图形。
(3)“做一做”中要用到七巧板,如果学生没有可以让他们用三角形拼制,从中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同时初步感知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
3.关于练习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在点子图上画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每种都要求画出两个不同的。如果学生画出的两个三角形共用一条边(如下)也是可以的。
第4题,可以让学生利用“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直接判断哪三根小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能摆出的三角形一共有四种:2 ,5,6;2,6,6;5,6,6;6,6,6。学生能摆几种就摆几种,不必举全。但要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第7题,问用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拼指定的图形,至少需要几个。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如果有学生直接在所要拼成的图形中画线,看其中含有几个规定的三角形,对于这种逆思考教师要给予表扬。
教科书第93页思考题,指导用正方形纸剪等边三角形。其过程见下图:
折到第③步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将AB边向上折起,B点要与折痕相交(交点C),这样沿BC、CA剪就能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为什么呢?原因是AC是由AB翻折过去得到的,所以AC=AB。而AC与BC,又可通过将剪好的三角形沿折痕对折完全重合,说明AC=BC。这一原因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讨论探究。
下一篇: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