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说课稿 >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2016年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用计算器计算》

编辑:sx_chenjp

2016-09-06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把教材等方面的思路面对面地对听众讲述的教研活动,希望下面这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用计算器计算》是国标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11单元第100页~105页的内容。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认数”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是: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

1、以人为本,创设宽广的学习空间。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大家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教师做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为学生创设宽广的学习空间。

2.巧妙安排,体会计算器的优点。

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我设计了较小数目的计算和较大数目的计算。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学生有的用口算,有的用计算器算,有的用简便计算,在汇报时,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计算器在解决较大数目的计算是有着优越性。在后来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3.放手锻炼,感悟策略的多样。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课实践应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计算器算,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课堂设计较大胆,出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提问,在小组内解决。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在汇报中,当有的学生指出电脑的数量是照相机数量的几倍?口算更好时,有的学生说张叔叔带30000元钱够不够呢?可以估算,还有的题可以用简便算法。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4.引导反思,进行策略的优化。

我在学生用计算器和笔算两种方法后,请同学们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反思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简便准确,同时引导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第二个反思时机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刚学完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多数学生都用计算器计算,在反馈时有些学生提出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大约花多少钱时可以估算,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以往的教学到此就结束了,但此时,我安排反思环节──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请你反思一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对使用计算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有的说:在生活中不仅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还可以用口算、估算、巧算。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较大的数用计算器算,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很快,当生活中不需要准确值时可以估算。学生通过反思收获很大,相信在将来的计算中学生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在比赛中引入,在观察中认识——未成曲调先有情

这一环节是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学生计算比赛这样一个活动引出计算器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调查,四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用过计算器。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计了“向同桌介绍计算器”和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的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二)在尝试中运用——生活情境是活水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初试本领”和“大显身手”两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

“教是因为需要教”,因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计算器的经历,所以在“初试本领”时,我出示书上的例题,直接放手让学生练习,在交流答案时,再适时地提问:“你是怎样输入的?”让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的学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我便让学生“大显身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中的数值比较大,而且加入了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我让最先做好的前十位学生把算得快的秘诀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请不小心算错的同学说说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什么?在大家交流形成共识后,我归纳为“整体读数,细心输入。看清数字,小心按键。”供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我安排了两个步骤:一是“人VS计算器”,二是“比比谁最聪明”。教学过程应立足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人与计算器的挑战赛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 “挑战队” 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不敢比,到敢比,再到有选择的比的过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接下来的“比比谁最聪明”这个步骤里,我组合了口算、估算、用计算器算的题目,目的是锻炼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并赠送学生一句格言: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应该比“机器”更聪明!既是对知识在理性上的提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进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是体现用计算器计算的数学价值,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想通过三个步骤来突破。

一是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目的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为下面的数学探险作铺垫。

二是数学探险。在这个步骤中,我先出示8个1乘8个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答案肯定不一样,因为学生带来的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不一样,而且这些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都不够用,也就是这道题目计算器不能解决。这时我提问:“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你能想办法解决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引发矛盾冲突,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欲望。在学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时,引导学生向书本请教,完成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的第四题。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算出前5题的得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这些算式的规律,填写第6个算式,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

三是挑战极限。爱因斯坦还说过:“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刚才同学们解决了计算器“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所以都比较兴奋,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更强烈,这时我趁热打铁:老师这里有一道比较复杂的算式你会算吗?22222222×55555555= ?学生的思维活了,手脚放开了,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链接:

人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说课稿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加法与减法》说课稿范文:上册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