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qiy
2016-09-01
教师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为什么要这样教。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供大家参考。
说课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二课时。
我的教学思考
1、我对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教学。教材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我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新知。其次,就是对教材深挖重组。我认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包括两个层面的教学。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根据这一过程写出有余数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这里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第二层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定商。与第一层次不同,这里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这一层的内容在教材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作了适当调整,增加了让学生说说如果不用画图的方法应该怎么商呢?让学生充分感知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让学生把操作与计算统一起来,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而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我的教学设计
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交流提高”、“巩固深化、拓展应用”、“总结回顾、评价反思”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铺垫导入 明确主题”环节。
上课伊始,我提问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关于除法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通过练习有条理的对除法的知识进行梳理。接着通过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练习,与本节课有余数的除法联系起来。
接着,进入到第二环节“自主学习 教师点拨”。
1. 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接着教师提问,如果是咱们同学们,你准备怎样用这15盆花布置会场呢?学生自由回答。
(2)提问:每5盆摆一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把新知与旧知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是孤立的。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教学竖式的写法:加法、减法都能够列出竖式,那除法能不能列出竖式呢?
(6)尝试练习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画一画 分一分:你们是不是也能用简单的图形代替23盆花来分一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 汇报交流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9)尝试练习
我出示“23÷5=□??□”这一道计算题,让学生尝试计算,遇到疑问时,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寻求方法。思考、讨论后回答:有23盆花每5盆一组,能分几组?还剩几盆?怎样想的呢?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就是23里面有几个5,想5和几相乘的积要比23小,不然的话不够分。如果相乘时的积太小了,说明没分完,还可以分,一直到不够分为止。所以5和几相乘的积不仅要小于23,还应最接近23。这样,把画和算统一起来,实现操作过程数学化,达到了操作和计算的有机统一,学生的思维也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抽象化过程。还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第四个环节是“基本练习 拓展提高”。
我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相应的练习题,因此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一道,粗心马大哈,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
第五个环节是学生回顾 教师总结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谈体会、谈收获,教师总评。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紧扣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以上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