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说课稿 >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加减法的验算》说课稿

编辑:sx_qiy

2016-08-27

教师在写说课稿时,应该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加减法的验算说课稿,供大家参考。

一 、说课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27页)《加法的验算》。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创设了生活中的实际情景,从解决问题入手,这也是体现了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透过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主探究验算方法,并掌握正确的验算方法,感受验算的多样性。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并进行了大量练习,已经对加、减法的关系有了初步感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学生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来进行验算,验算的熟练程度和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以及验算的灵活运用还会影响到今后计算的准确率及应用题解题思路正确性。所以我把加减法的验算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为加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法

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确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认真观察、大胆猜想、仔细求证,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2、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就得先让学生“动”起来。因此,我在本节课中主动让学生自己讨论,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

3、正确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是一种操作性的技能,必须通过练习来达成。因此这节课我吧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根据前面关于加减法关系的认知来探究得出进行加法的验算的方法,最终得出多种验算方法。

四、说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一节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课,我在本次教学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算式导入,感知关系

板书算式:56+78 =134 提问学生:“你们能根据这个算式马上说出以下几个算式的得数吗?说说理由”。引导学生说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对下一步的教学做下铺垫。

78+56 = 34-56= 134-78=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 教学例1。

我将第一副主题图用语言描述给学生:“小亮和妈妈逛服装店,妈妈给他买了一套衣服和一双鞋子;衣服要135元,鞋子要48元,那么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给售货员?”

学生独立列算式解题,并说清楚列算式的根据。对于这样的数学问题学生已经有能力解决,但这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判定计算是正确的,才是本问题的设定的最终目的。

那么这一道题到底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证它对不对?引导学生要进行“验算”。那这一道题应该怎样验算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先思考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得出加法的验算方法:

(1)、把加数135和4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183。48+135=183

(2)、把得数183减去其中一个加数。183-135=48或183-48=135

在学生得出验算方法后,要强调学生注意验算的规范格式:在笔算的下边或竖式计算的右边写上“验算”,并在验算右下方写上冒号。在进行运算时,不要直接把被验算的结果抄上,要认真的再加一遍,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

第三环节:练习,教材27页做一做,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同时请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并交流算法。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交流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29页练习七 第一题。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流程都很明确,但是教学结果不是很好,通过本节课主要反映出了,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不是很够,例如:在列竖式时,横线要用尺子划线;学生口述竖式很不是很熟练;学生回答问题,不够自信,声音不够洪亮;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组织不够,没有能让学生一心一意的听讲;对于三年的学生的好动,我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这些问题都是我要不断改进的。

以上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加减法的验算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人教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