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p
2016-03-29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把教材等方面的思路面对面地对听众讲述的教研活动,希望下面这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估算说课稿范例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数学课程标准。在计算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随着计算内容的进行,适时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特点,在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已经正式出现过估算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进一步学习根据情境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如果单纯地用算式进行一种机械的估算训练,难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提倡估算方法的多样化,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能力。
二、说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逐步感悟估算的必要性,并进行加,减法估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估算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并能对估算结果作出合理判断。
(4)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估算的兴趣。
三、说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掌握估算方法。体验估算的多样性。
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法:
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红,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估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旧知
(二)深入探究
1、(出示同学们集矿泉水瓶图)问:同学们在干什么呢 (是呀,同学们为灾区献爱心,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矿泉水瓶)
2、小精灵聪聪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第三和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你能解决吗?
3、学生独立估算——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理由)
4、教师选出学生估的。
如:192+ 219
(1)190+ 220=410 (2)200 +200=400
(3)190+ 200=390 (4)200+ 220=420
5、小红想知道:500送一次收购站还要收集多少个 90 100 110 80我们来检查检查,看看谁估得合理 为什么 合理的打上√。
6、小结:像刚才这件事,把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要估少些是合理的。
从上面的两件事来看,估算要联系实际,有时要估大,有时要估小。探究新知后,我安排有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增强估算信心。
(三)巩固练习
1、小明看书大约有几页还没有看 (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题,让学生估算一本书大约还有多少页没看。教材通过学生的自言自语给出全书的页数,通过翻开的书上显示的页码给出已看的页数。此题的第二个条件比较隐蔽,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
2、想一想,妈妈有400元,买电风扇和电饭锅这两样东西够吗 (这题给出两种商品的价钱,判断妈妈的钱买这两种商品够不够,让学生通过解决这种实际问题,学习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估算策略。此题有多种不同的估算策略,如将两种商品的价钱245,187,看作250,190或200,200甚至是250,180,其中看作200,200的估算结果是400,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时需要通过交流,讨论,判断结果的合理性,调整估算策略。)
3、比一比,谁估得快。(小猫分鱼)以富有兴趣的小猫分鱼的形式,练习加减法估算。小猫钓鱼的两个鱼篓,比500大,比400小。举条鱼身上的算式:349+226,思考:怎么想最快 对算式结果进行合理猜测,发展数感,看最高位相加比500多,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水平有限,不知如何表达,这道题不仅感觉是数感发展,也发展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课堂总结
1、让同学们,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说说生活中的估算。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估算说课稿范例,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链接:
标签: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