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2012-10-29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对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只要大家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二年级的剪纸课上,就已经会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因此,现实中一些对称的图形学生在课前早已接触过,然而何谓“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鲜的。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并建立 “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在猜图游戏中出现半个花瓶,激发学生想办法剪出一个完整的花瓶”这样一个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对称”概念,抓住对称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对“对称” 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在生活中如何判断对称现象提供方法。

六、案例点评

本课教学活动有以下特点。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课伊始开展猜图游戏,用精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整个游戏既富有童趣又有挑战性,尤其是最后出现的半个花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2?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提供数学交流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教师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认识对称图形,课堂上开展了观察发现、操作探索、欣赏运用等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例如:先独立尝试探究对称图形的剪法,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方法,最后又在观察讨论中揭示对称的概念,整个过程将观察、思考、操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感知对称图形的性质,树立学习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3?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欣赏数学美的条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师抓住对称图形特有的美感,精心设计了师生共同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的活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课件动态演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由一幅特殊的工艺品图,让学生发现不对称中又蕴含着对称,其实也是一种美。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体验数学的价值。

点评人:周日南(广西教育学院)

七、编者点评

本课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教学目标清晰、具体、合理,抓住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对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

2?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解决问题入手,在新课导入上对教材作适当调整,教学活动层次清楚,体现出教师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

3?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注意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活动方式灵活多样,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安排了探究发现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作为建议,编者认为在以下方面应引起重视和加以改进。

1?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剪对称图形活动的基础上,不要让学生只停留在对事实(对称图形的生成)的感知上,而应引导学生概括出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图形的一部分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能与它的另一部分完全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对称图形。

2?克服教学环节设计上的新八股现象,如每节课后都要求学生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堂堂如此,便是形式主义了,难有实效。

以上就是北师大三年级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      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