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1-06
五、 复习措施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分类专项练习的方式,针对于学生掌握较弱的知识点进行专项训练。再采用综合练习的方法找缺补差。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关键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运用题型总结的方式总结做题方法,达到速成的效果。
六、复习时间安排
1、0—20各数的认识及10以上数的组成(3课时)
2、认识位置(1课时)
3、认识图形、分类(1课时)
4、20以内数的计算贯穿于复习的每一天。
七、复习课时内容安排及注意事项:
(一)、数的组成与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训练要点: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数的组成方面是学生掌握较弱的内容,在脱离计数器的情况下,学生说数的组成存在一定的难度,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在数的顺序中,学生还是掌握得比较好的,但是难点在于18的后面是( )或者4的前面是( ),与12相邻的数,出示一列数如2.3.15.12.19找左边第几个或右边第几个这种题目,孩子有时候会出错。
(二)、立体图形、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训练要点: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 球。2、进一步分清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在立体图形中,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是什么体,例如常喝的饮料罐子是什么体,家里的电器或别的物体是什么体,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学生对于很扁的或很细很长的圆柱和很扁的长方体在判断方面存在很大难度。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孩子们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
(三)、20以内加减法计算
训练要点:1、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复习中感知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在计算方面,平时会多做一些专项练习。孩子虽然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凑十法),但是还是不太熟练。
(四)、20以内加减计算及两者的关系,20 以内加减的混合应用
训练要点:1、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填写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2、在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3、通过若干个数字组成等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让孩子多练习( )+7=15或14—( )=8这样的题目,这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做计算题目中,不要求孩子一定要用那种方法去计算,重要的是他自己觉得方便的计算快捷的计算方法。
(五)、看图列式计算
训练要点:1、 在数量的意义上揭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关系。2、提高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能根据图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渗透图中所反映的事物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注意的问题:这个知识最重要的就是看图写算式的题目,让学生看清楚问号在那里,究竟要求的是整体还是部分再判断用加法还是用减法最后再列式计算。还有一种类型就是给出一个很多物体的图,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式子解答,这种题目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孩子可能会说但是由于认识的字不多而不会写。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复习计划 ,希望能够及时的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
标签:期末考试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