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詹天佑语文参考教案

2013-03-18

(2)围绕着这句话作者又选择了哪些内容具体叙述?(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完成任务。)

(3)按照上面的思路讨论分段、口述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在帝国主义的阻挠和要挟的情况下,詹天佑被任命为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第三段(第4、5、6自然段)讲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第四段(第7自然段)讲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理解全文内容,重、难点教师点拨。

2.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3.总结中心。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1-段,重难点教师点拨。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读第一段,划中心句中的重点词(板书:杰出、爱国)

②说说你怎么理解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

(结合“最高”、“第一条”、“完全”等词语理解。“第一条”说明过去的铁路都是有外国工程师参与修筑的,这一条是詹天佑首开头例,可见意义之大。“完全”就是说京张铁路的修筑都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这对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来说是何等自豪!综上所述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学习第二段。

默读并思考:从哪些地方体现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詹天佑在极端恶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下,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面对帝国主义的嘲笑,詹天佑铮铮铁骨,毫无惧色,帝国主义者认为“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意思是当时的清朝政府修筑不了这条铁路。再过几十年也修不了,要修这条铁路,只有依靠外国人。当时自然条件也十分恶劣,这条铁路所经路线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录像机出示投影图片,演示自然条件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师小结:1905年是清朝末年,那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如此轰动、人民的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接受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真不愧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学习第三段。

①轻声读第三段,说说筑路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学生答:“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教师随之板书。)

②讨论“勘测线路”一节,詹天佑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边讨论边在书上注上“说”、“做”、“想”并勾画出相对应的内容。

③指名分别把“说”、“做”、“想”的内容读出来。

④是什么想法支配他这样说、这样做的呢?

(理解“一定要把它修好”表明詹天佑修好铁路的决心非常大,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只能修好。如果修不好这条铁路,外国人讥笑、中国工程师也会失掉信心。为了灭帝国主义者的威风,长中国人民的志气,扬国威,这种想法指导着詹天佑的行动,这也是詹天佑完成任务的动力所在,充分表明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⑤学习“开凿隧道”一节。

a.默读课文,你是否读懂了这段话,读懂了请在本上画出开凿隧道的示意图。

b.同位交流画图情况。

c.指名一人到黑板上去画。

d.学生看图讲解。

学生讲解:图1代表居庸关,图2代表八达岭。因为文中说“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图1表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图2表示采用中部凿井法,由两个工作面,增加到四个工作面,能把工期缩短一半。

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呢?

(为了节省时间,缩短工期。)

如果居庸关隧道也像八达岭那么长,你们认为采取中部凿井的方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