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读第六节,文中有句话概括地写出了雪后的景色,请你找出来。
2、(出示图片投影:山川、河流......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说明景色怎样?(很美)哪个词突出这一点?(粉妆玉砌)圈出板书。齐读这句话。
3、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怎样写的?(出示文字投影)齐读。
4、提问: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学生答,老师圈。)
(1)“银条儿”、“雪球儿”写出了雪后柳树松柏上雪的形态。
(2)“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 沉甸甸”写出了银条儿和雪球儿的质地、形态。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叠词,在这里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呢? (表达了作者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齐读这几句话,它写出了雪后树木的静态美。
(3)“簌簌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看到雪纷纷下落的样子。 )(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思。)
“摇晃”、“随风飘扬”(突出雪后树木的动态美。)
“美丽的”、“玉屑似的”、“五光十色的彩虹”抓住了颜色、形态。
齐读这几句话,它写出了雪后树木的动态美。
指导朗读。齐读第1 ̄3句,女生读静态描写处,男生读动态描写处。
5、假如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怎样?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作者是如何流露出这样的感情呢?(找出有关语句。注意两个感叹号。)
6、小结: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节作者由整体到部分,具体形象地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这粉妆玉砌的世界的。这么美的世界真令人心弛神往。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美景吗?(板书:银妆素裹)
7、在这银妆素裹的世界里,人们怎样表现的呢?(齐读第七节)
人们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指读)
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8、作者的心情和孩子们一样欢乐,他由雪联想到什么呢?(导入第四段)
五、学习第四段。
1、默读,思考:作者联想到什么?(板书:瑞雪兆丰年)说说它的意思。
2、为什么说及时的大雪预示这来年小麦的丰收?有几个原因?(四个原因,略)
3、出示卡片: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说这个谚语的意思。
4、解题,介绍写作背景。(略)
(板书:喜笑颜开)
六、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三幅图。雪前,作者描绘了一幅铅云密布图;雪时,作者描绘了一幅飞雪压枝图;雪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银妆素裹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赞雪大,叹雪美,舒心欢
的感情。
七、作业:
1、完成练习卷。
2、背诵课文第四 ̄六节。
附板书:
20、第一场雪
雪前 骤然变冷 铅云密布
雪时 纷纷扬扬 飞雪压枝
雪后 粉妆玉砌 银妆素裹
联想 瑞雪兆丰年 喜笑颜开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场雪》教学案例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下一篇:六年级长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