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再读。
师:你们推选一位,通过他的读能打动每一位战士,以及首长和记者。
被推选的学生上台读。
师:你还从什么别的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生:“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他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后果的角度来体会“纹丝不动”的?(板书:后果)
师:如果被敌人发觉,还会夺下“391”高地吗?(生:不能)整个战线还能向南推进吗?(生:不能)抗美援朝还能取得胜利吗?(生:不能)
师:那么假如你是邱少云,你会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练读。指名读。
生1读。师:这是位年轻的邱少云。
生2读。师:这是位慢性子的邱少云。
生3读。师:这才是位真正认识到严重后果的邱少云。
生齐读这段话。
师:这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这是为了胜利甘愿牺牲自己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是邱少云的伟大壮举。
下课。
第二课时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再接再厉。
师: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看看课文称邱少云是一位怎么样的英雄?
生:伟大。(板书:伟大)
生:年轻。(板书:年轻)
师:你知道年轻这个词在课文中意味着什么吗?
生:岁数很小,牺牲太早了。
师:还意味着什么?
生:还意味着意志可能不坚定。
师:那么这个年轻的战士为什么到最后被大家称为伟大的战士呢?请放下课本,听老师读一段课文。
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
师:感动了吗?感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像王老师一样读读,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
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在读这段话时,你感觉到自己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不断地翻滚,不断地起伏。请你再读一遍。
生读。
师:这段话中你有没有一种特别地感动,有没有想流泪的地方。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情。
生读。
师:这一段话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哪儿,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为什么这一段特别令你感动?
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刀绞什么意思?
生:像用刀割、砍。
师:你们看到过搅拌机没有?就像刀刺进去在绞一样。真的有刀刺进去吗?
生:没有。
师:那是什么让我感受到像在“刀绞”?放开声音再读,是什么像刀在绞“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