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家长专区 > 沟通技巧

非预谋的离家出走

编辑:donghk

2012-12-25

非预谋的离家出走

小叶是个男孩,初中三年级。放寒假的一天,妈妈单位有事,不能在家吃晚饭。爸爸和朋友有饭局,也不在家。于是小叶的爸爸妈妈商量定,让他和爸爸走。

小叶的爸爸和朋友一起吃饭,时间拖得很长。小叶等了很久,终于没有耐心等下去了,就对爸爸说,有同学等他玩,让爸爸给他50元钱。当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爸爸没多想,给了钱,让小叶走了。

其实没有朋友等小叶,他只是觉得和爸爸他们大人在一起很无聊,想去找同学玩。他去同学家,请他们陪他出来玩,但同学不去。他从同学家出来,知道家里没人,就去了网吧。

不知不觉中过一夜,从网吧出来已是清晨时分。虽然马路上还看不到公共汽车的影子,但过往的车辆有很多。他走在空荡荡的马路上,觉得很舒服、很痛快,从小到现在,这是第一次这样自由,想干什么没人管。他一个人走着,一点也没有怕的感觉,倒是越走越快乐。他往前走,就这样走下去,走了好远。天亮了,马路上人流车流多了,他觉得更加安心了。他累了,想回家,又害怕回家挨打,想一想,得找个地方躲躲,于是决定回奶奶家,这样比较安全。为了消磨时间,他决定走着去。

站在奶奶家门口时,已是上午10点。奶奶不在家。他等了一会儿,没有见到奶奶的人影,又渴又饿,不能傻等呀,去吃点东西。来到附近的商场,买了一包方便面,一边走,一边吃,又看见了一家网吧。他犹豫了,是回家还是玩会儿?他问自己。反正也出来了,反正要挨打,再玩会儿,于是又走进了网吧。

不知道玩了多长时间,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当小叶从网吧出来时,第二天的太阳已经出来了。他没钱了,也该回家了。但他并不觉得有多么沉重,能在外面玩两天,挨打也值得。

再说家里,孩子离家出走了!这可不得了。爸爸妈妈给亲戚朋友打电话,都说小叶没有去过,一家人都急坏了,汇集到了他们家,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妈妈爸爸急得都要报警,可需要48小时才受理。奶奶也早早地赶到小叶家,所以小叶回奶奶家,奶奶不在家。两天的时间里,家里人在等待中煎熬,没有人吃好饭,睡好觉。

第二天中午时分,小叶出现在家门口。一家人惊呼:“宝贝!你可回来了!干什么去了你!”小叶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说:“没干什么。”然后就不说话了。看着孩子瘦了,衣冠不整,妈妈爸爸没敢大声批评他,奶奶不停地说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亲戚朋友都百感交集,不知该说什么好。孩子回来了,现在该做什么,没人知道了。于是亲戚提议,让表弟和小叶去吃肯德基,大人不用陪着,省得吃不饱。一家人都说好。于是,小叶洗了一个澡,去吃肯德基了。

小叶其实不是离家出走,只是玩晚了怕挨打。他想,若当天深夜回家,爸爸妈妈不打他,也也绝对不会让他好过的。我拖得时间长点,你们心疼,就不会打我了。结果却是孩子意料之中,孩子没挨打,却吃了一顿肯德基。孩子没有得到教育,反而总结经验:“下次玩晚了,就干脆晚到底,就不会挨打,还能请我吃好吃的,不错。”

严格的说,这不是一次真正的离家出走,因为孩子事先并没有打算离家,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孩子随心所欲玩得高兴,家长可惨了。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偶然的,这是长期家庭教育失误的结果。

首先,这孩子十分自我中心,当他不回家的时候,他只想到自己会不会挨打,自己快乐不快乐,完全不想想家长会不会着急。这种心理品质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没有长期的溺爱不会这样。王晓春老师的儿子小时候(初一)也曾经有一次,好朋友约他出走。儿子说:“我妈该想我了。”没跟着去,结果那个孩子自己出走了。这是家长事后在偶然的机会才知道的。说明孩子只要心里有家长,他不会轻易出走的。为什么孩子心里只有自己?这就是家长过分你爱的结果。

其次,孩子在家里很无聊,平时很少有自由,离家才会如此心情舒畅,像小鸟飞出笼子一样。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小叶在家里的生活很充实,很快乐,自己常常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他就不会这样热爱离家的生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什么有些孩子一旦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他自己不会安排?就是因为你从来很少让他自主安排过时间,他没这方面的经验。这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们的时间从来都是由家长和老师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缝隙。孩子已经习惯了大人安排他们的时间,一旦给了他自己时间,他当然手足无措,只会随波逐流,随时都可能被眼前出现的新鲜事吸引走。所以,孩子们迷恋网吧,与其说是网吧有魔力,不如说是孩子们太缺乏抵抗力更合适一些。小叶有上网的计划吗?并没有。他没有任何自主的计划,这是问题的关键。这就说明,平时管得太紧的孩子,实际上反而更不可靠,因为他自己心里没谱。

小叶既然已经出走了,回来就要教育。像这种出走,打骂不必,惩罚是需要的,然而家长却吓破了胆,不但不教育孩子,反而讨好孩子,这样搞,孩子岂不越出走越起劲?平时该放松的时候,家长瞎管,遇事该管的时候,家长却不敢管了。这孩子的前途令人忧虑!

离家出走是一些孩子对付家长和老师的核武器,目的是让家长和老师投降,不再要求和约束自己。真的离开家,那些在家里总是受到宠爱和关照的孩子,用不了半天,就会不自在,想回家了,往往碍于情面,逞逞强,想找个台阶下,同时也想用这样的方法惩罚家长,让家长心疼、着急、后悔,改变现在的做法,满足自己的愿望。当他们知道家长急切地盼着自己回家时,一种成功的感觉油然而生,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喜悦。

遇到这种非预谋的离家出走,家长该怎么办呢?

方法1:面对第一次出走,家长要泰然处之

孩子第一次因为一些小事生气冲出家门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看到您急急忙忙地追出去,可以从窗外看看孩子向什么方向去了?走多远?如果脚步匆匆,像是有目标的样子,说明孩子有地方去,可能是朋友家,亲戚家,也可能是网吧。您先别急,静下来想一想,孩子身上有没有钱,有多少?如果钱多,说明孩子暂时不会遇到大问题。如果钱少,或者没有钱,他有没有可能去其他亲戚哪里要钱?一般情况下,亲戚会给他多少钱?如果给钱不会很多,说明孩子很快就会想到前面的问题。

如果孩子冲出家门左顾右盼,或者缓慢的溜达,说明孩子没有地方可去,或者犹豫不决,此时,家长不要马上追,您越追,孩子越想离您远点,很有可能躲到您找不到的地方去。您在家里望着孩子,或者躲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观察孩子。如果孩子越来越冷静,家长可以走过去,拉孩子在路边坐会儿,聊聊无关紧要的事情,如果孩子想聊刚才冲突的话题,家长可以听孩子把自己的理由都说出来,等孩子冷静后了劝孩子先回家。去劝孩子回家的家长一定不是这次发生冲突的主角,或者是孩子平时比较信服的其中一位家长。对孩子说话时,一定要和气,不要再教训孩子,避免孩子发脾气,再弃家长而去。当孩子情绪激动,抬脚又走,弃家长而去时,不要追孩子,应该往家走,边走边说:“想着回家!注意安全。”然后,回家去。等待孩子回家。

孩子离开家长,一个人孤单地走在街上,一会儿气消了,生存问题就会闪现在孩子的脑海里,孩子会最终选择回家。只不过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有的孩子两个小时,有的孩子第二天早晨了。孩子回家后,家长不要过分嘘寒问暖,简单一两句,然后就像事情没有发生一样,一家人像往常一样做自己的该做的事情就好了。

◆注意事项

¤ 家长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他们还没有成长为成年人,很多事情还需要家长帮助,所以,家长被孩子的举动吓倒,您就上当了。绝大多数孩子不愿意离开温暖的家,真的离开家一次,就知道在外面有多么的不舒服了。

¤ 教育孩子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当一个孩子选择离家出走的时候,不考虑家长的感受,逃避教育,就是对家长的不尊重。家长没有必要求着孩子回来,就像孩子有离开家的自由一样,也可以自由地回家来,第一次,只要孩子没有什么安全上的大事,不把他当作离家出走。以后,孩子也就不拿离家出走吓唬家长了。

方法2:严肃警告

孩子进入青春期,火气旺盛,容易因为一时之气,摆出离家出走的架式来吓唬家长或老师。家长一定不要被孩子离家出走的举动吓倒,迁就孩子,哄孩子,满足孩子,这样做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孩子从您的行为中看出了您的软弱,下次还会以出走相要挟。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孩子对家长的挑战是必然的,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孩子一次一次地挑战家长,尝试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体会处理问题的方式别人会有什么反映,当自己的行为事实证明走不同的时候,他们会总结经验和教训,约束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做事的方法。如果家长很容易就被孩子战胜,孩子就会变得狂妄自大,自我膨胀,做事情不知道深浅,惹出事端,不计后果。

孩子第一次离家出走,家长要在事态平息之后,和孩子进行一次交谈,要严肃地警告孩子:离家出走,我们拦不住你,也不能支持你,你真的走了,我们会48小时后,通知警察,后果你自负。对孩子发出警告,有威信的家长才有效果,如果您在孩子心目中威信不是很高,就最好找一个孩子最信服的长辈,也可以求助于孩子喜欢的老师或孩子的朋友。

◆注意事项

¤ 家长的警告如果没有奏效,孩子第二次又离家出走了,请不要怪孩子不听话,很可能是我们的表现或者教育方法不对,或者孩子离家出走根本就不是和您作对,而是外面有吸引孩子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另想办法。

方法3:给孩子一个“避难所”

一些孩子离家出走的目的是想找一个避难所。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可以让他们心灵安静的地方,就会减少孩子离家出走的事情发生。

很多孩子和家长发生冲突的时候,通常会钻进自己的房间并把门锁上,此时,这里是他们的避难所。一些孩子,不高兴就跑到爷爷奶奶家,这里是孩子的避风港。很多孩子把自己的心事写在日记本里,不让人发现自己的秘密,这也是孩子的躲避危险的一种方式。这些方式都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起到保护的作用。孩子们还会不断地寻求自己的避难所。一个学生说:“图书馆是我的避难所,妈妈不会追到这里唠叨我。”一个孩子说:“我一不高兴了,就到我家花园后面的地方躲起来,哪里让我感到安静。”当然,也有孩子说:“我喜欢网络世界,只有这里可以让一切安静,这里是我的心灵避难所。”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一个空间,是他自己独用的空间,大人尽量保证这里的独立性,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在这里疗伤。这个空间可以是自己的房间,或房间的一个角落,角落里一把属于孩子自己的沙发或椅子,甚至于是一个窗台……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了。当孩子逃进自己的空间的时候,家长不要穷追不舍,请到此为止,等孩子出来在解决问题也不晚。孩子如果逃到了爷爷奶奶家,家长不要把孩子的不是统统告诉老人,不让老人一起批评和教育孩子,否则孩子下次再想躲避的时候,就会选择去网吧,离家出走了。

◆注意事项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地盘,希望自己的地盘自己作主。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的逃避家长的批评而穷追不舍。孩子关上门,他一定要敲开。孩子躲在自己的角落里不说话,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回答问题。孩子无处可躲,不用眼睛看家长,家长会大叫:“看着我的眼睛!”这样的家长很多,把孩子逼得无处躲,于是,孩子心里默默地盼着:等我长大了,我要逃。孩子离家出走的念头在那个时候就埋下了。

标签:沟通技巧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