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家长专区 > 沟通技巧

因口吃而不愿沟通

编辑:donghk

2012-12-25

因口吃而不愿沟通

小明说话较之同龄的孩子要晚一些,都两岁多了还不能和别的小孩那样流利的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每次说话的时候慢吞吞的,有时一个词还要重复好几次,还有的时候想说话,小脸憋得通红却怎么也开不了口。妈妈觉得这孩子是不是有点“结巴”呢?很是着急,每次小明要说话时,她总是提醒小明该怎样说,每天还抽时间陪着小明说话,可是不仅没有效果,小明的口吃似乎更严重了。

妈妈很苦恼,害怕小宝的口吃会变成顽固性的。于是妈妈就每天逼着小明练习朗诵儿歌,小明有时稍微停顿一下,妈妈就认为他又“结巴”了,就会要求小明重新说一遍。小明这下可不愿意了,急得满头大汗,“我,我我不念了!”妈妈听着小明结巴成这样还说不练习,又急又气,就对小明大声嚷道:“你自己听听,都结巴成这样了,还说我 我 我 不念了!出门还不让人笑死?!赶快练!”小明听到最疼爱自己的妈妈竟然学自己说话,还说他会让人笑死,气恼的哭起来。但是小明毕竟拗不过妈妈,还是乖乖的练了起来,只是练的结果一次不如一次……

从此小明不仅当着外人很少说话,就连在家里也难得听到他的声音了,如果小明必须开口讲话的时候,也是磕磕巴巴的,看起来他真的就成了一个口吃的孩子了。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流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说话时某些字或音的重复和拖长。3—5岁的幼儿口吃的发生率最高,此阶段正处于孩子语言的快速发展期,大约有5%的孩子会出现口吃,但绝大多数能自然缓解或被纠正。

方法1:孩子有口吃,家长态度很重要

口吃是一个人能力的一种缺陷,并不是先天的,只是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发生的障碍。做父母的不必比孩子更紧张。口吃的毛病能够改正,但是改正的好坏与父母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孩子口吃时父母不要强调说“你又口吃了”“你怎么连话都说不清楚”之类的话,否则,只能加重其口吃症状。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偶然的口吃就遭受嘲笑,更易造成孩子的自卑、焦虑和退缩等负面情绪,从而更害怕说话或说话时更胆小畏缩,而所有这些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口吃症状。

有的家长对待口吃的孩子的态度和案例中小明妈妈正好相反,走另一个极端,他们觉得孩子说话口吃已经够不幸了,所以格外溺爱他,这样做对孩子也没有好处。应该让他知道,自己虽然有口吃的缺点,但还有更多别人不具备的优点,使孩子正视自己的这一毛病,这样当孩子接触到外界环境,就能勇敢地对待嘲笑而不是怯懦的不敢开口了。

方法2:用比较慢的节奏与孩子交流

孩子出现口吃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就是模仿,即孩子与口吃者接触,认为好玩,自己也学着说,久而久之,自己也口吃了。如果孩子是因为模仿他人说话造成的暂时的口吃,那么家长可以让孩子模仿你正确的说话方式。既然孩子能模仿口吃,就能模仿正常的说话方式,但你必须用比较慢的节奏与孩子交谈,话语要清晰、简洁,不要太多形容词,不要用儿语,最好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字词、电报语与孩子交流。如“吃饭”就是“吃饭”,不要说“吃饭饭”。当孩子想说又说不出来时,你可以启发他比如:“你想饭了吗?”孩子点头,妈妈就可以给他做一个正确的示范:请跟妈妈说一遍“我想吃饭”。这样时间一长,孩子逐渐就会习惯用正常的语言和人交流了。

方法3: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

家长要多与孩子说话,与孩子说话的时候要以平常心对待,如果你紧张了,说话的语气、语调会流露出来,孩子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利了。

家长还要注意说话的速度略慢,边说边问,引导孩子答话,如孩子一时不愿回答,不必勉强,可以继续说话,要提醒儿童慢慢地说话,这时不要批评或惩罚孩子,而是应该缓和其紧张情绪,增强儿童的信心,减少对口吃的恐惧,使其不过分注意自己的讲话过程,自然而然地回答问题。家长要允许孩子们用自己的节奏说话,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肯定。

家长要掌握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先听,再学,后说”,不要一上来就要求孩子说,而是先.让孩子多听声音优美、表达流畅、内容合适的语言。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听熟后,让孩子跟着一起学,一起念。最后家长再让孩子试着说。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耐心。平时注意细心地多与孩子交谈,彻底消除孩子怕口吃的心理状态。当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就应给予鼓励和奖励。总之,要使孩子说话时不感到有一点点心理压力。这样才可以增加他正常说话的信心。

注意事项:

l 有的孩子在场时不要和别人议论他的口吃,不要模仿他的口吃,否则会不利于孩子纠正。

l 家长可以创造条件,让口吃孩子能经常同说话流畅的同伴们一起玩。但是事先应该和孩子的小伙伴打好招呼,告诉小同伴们不要嘲笑口吃的孩子。

l 家长应告诉孩子,矫正口吃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可急于求成。略有反复是正常的,决不可灰心。矫正口吃,关键在于要有信心和恒心。

标签:沟通技巧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