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3-03-05

【编者按】为了丰富教师的生活,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 、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本册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两位数的加、减笔算提到本册,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迟到二年级上册。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遵照儿童观察物体由整体到部分,由粗略到细微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七单元统计,在一年级上册学过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分类整理数据及填写统计表的方法,体会统计的价值。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本册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现实的、生动的、有趣的学习素材

大部分例题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童话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如用猴子卖桃引出十几减 9的计算,用搭积木的场景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认识,用两人抓花片比多少的情境引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商店购物的情境引出对人民币元、角、分的认识等等。这些素材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呈现方式丰富多彩,为学生营造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材在新课的引入以及教学内容的展开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如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教材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经常提出“你想怎样算”“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等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与同伴进行交流的机会。例题和习题的呈现采用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展开学习活动。

3、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

教材遵循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积极调动学生的直觉动作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通过大量的直观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着重使学生理解“一”“十”和“百”都是计数单位,整十数由几个十组成,几十几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再通过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100以内数的读写等练习,以及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教学,从而对100以内的数有明确的概念。通过画出积木的某一个面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使学生体验面与体联系。再通过“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引出三角形,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图引出平行四边形,不仅使学生体验图形之间的这种联系,还为以后学习面积计算方法作了渗透。

二、教学建议

1、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计算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占教学总量的一半以上。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层次,在知识沟通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实施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入手引入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逐步优化算法。在以口算与笔算为主线的同时,恰当安排估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时机,使估算和口算、笔算融为一体。总之,计算教学要妥善地处理好情境创设与复习辅垫、算理直观和算法抽象、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解决问题和技能形成的关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不仅以计算技能为基础,还与计算习惯的养成密切相关,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有序地思考(表述)、规范地书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教学意识

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所涉及的数学意识,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带有感情色彩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可以帮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策略。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形成技能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教师在教学“认数”和加、减计算时,要多利用实物、图形等,结合现实情境,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加深对数序、数的大小的理解,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引导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预测、监控和检验;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操作,使学生形成实物的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能够互相转换;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要让学生在探索、比较的基础上自主确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感受统计思想,掌握统计知识,增强科学统计的观念。

3、充分尊重学生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学习策略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他们探索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他们“做数学”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去解决问题,以帮助他们不断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逐步形成有效的、多样化的学习策略。对于教材中呈现的不同算法,不同解法,教师不能立足于全部“教”给学生,更不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如果教材中呈现的某种方法学生没有提到,教师没有必要再去追问“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有的学生提到了教材中没有的方法,只要是正确、合理的,教师都应肯定,不正确的教师要予以引导,帮助辨析、交流、比较,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努力把它学好。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因材施教,千万不能“一刀切”,使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单一化、模式化。

4、注重练习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在引导学生对新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时,安排了很多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习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充分领会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能动的处理教材,适当的更改、调整、增删都是可以的,目的在于使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学生,增加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从而有助于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主动求异的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  注

1

2.9~2.10

准备课(1)   减法(1)

准备周

2

2.13~2.17

减法(4)     机动(1)

 

 

 

3

2.20~2.24

减法(4)     机动(1)

 

 

 

4

2.27~3.3

减法(2)     认识图形(2)    机动(1)

 

 

 

5

3.6~3.10

认识图形(1)    认数(3)      机动(1)

 

 

 

6

3.13~3.17

认数(4)        机动(1)

 

 

 

7

3.20~3.24

认数(4)        机动(1)

 

 

 

8

3.27~3.31

实践活动(1)    加法和减法(一 )  (3)    机动(1)

 

 

 

9

4.3~4.7

加法和减法(一 )  (4)     机动(1)

 

 

 

10

4.10~4.14

加法和减法(一 )  (4)     机动(1)

 

 

 

11

4.17~4.21

加法和减法(一 )  (4)     机动(1)

 

 

 

12

4.24~4.28

期中复习、检测

期中考试

13

5.1~5.5

休息

劳动节放假

14

5.8~5.12

认识人民币(3)   实践活动(1)     机动(1)

 

 

 

15

5.15~5.19

加法和减法(二 )  (4)     机动(1)

 

 

 

16

5.22~5.26

加法和减法(二 )  (4)     机动(1)

 

 

 

17

5.29~6.2

加法和减法(二 )  (4)     机动(1)

 

 

 

18

6.5~6.9

加法和减法(二 )  (4)     实践活动(1)

 

 

 

19

6.12~6.16

统计(1)    期末复习(4)

 

 

 

20

6.19~6.23

期末复习

 

 

 

21

6.26~6.30

期末复习、检测

期终复习、考试

注:括号内为课时数,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      小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