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3、能读课文的同学齐读课文,其余同学用手指着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4、学生尝试自己指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读)
5、同桌合作,检查课文。
(1)同桌齐读,订正读不准的字。
(2)同桌互相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
(3)同桌合作读课文。(可以接读、齐读、轮流读)
6、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读得好。(因为是两个同学齐读,所以学生在练习中必须合作才能读好)
(三)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针对性地学习生字。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识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本课要求认识12个生字,其中有的生字一部分学生已经认识,所以把学生都不认识的字作为识字重点,这样有的放矢,能提高识字的效率。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自己读一遍,说说哪些字是认识的,想一想不认识的字用什么办法认识?(提示学生:可以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用记偏旁的方法,用记笔画的方法,用组词语的方法等)
2、指名读生字,无论能认识几个,都可以来读,并说说是怎么记住的,这样反复认读。
3、结合生字学习,进行语文综合活动,巩固生字,发展学生的思维。(生字组词、照样子说词语、句子:“说不完”“我家住在大海边”“船上有位老爷爷”)
4、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能读下来的在检查卡上涂红大苹果。
(四)交流搜集的材料,体会大海的美丽、富饶。
课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手动脑寻找和大海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既能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富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上交流,旨在让学生体会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并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海的图片和资料,对同桌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的主要内容。
2、指名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并说说自己的图片或资料的内容。(要求不能太高,不能去考虑语言的连贯性,概括的准确性。)
3、说说你知道大海里还有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珊瑚、海螺、鱼类、海藻等”。
4、指导观察课文中插图,说说面对这样美丽富饶的大海,你想说什么?(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5、带着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再读课文。(鼓励学生发挥想像,愿意怎么读都可以)
6、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想像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色。
(五)动情时结束新课,留给学生无穷的回味。
在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中,课件再展示出:海水、海浪、海产、白帆、海边的渔民,加深学生对大海的了解,使学生热爱大海的情感得到升华,达到教学高潮。此时,教师宣布下课,会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良好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进行自学,同时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搜集所需的材料,扩展视野,让学生逐步养成勤学、好问、多思、善疑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下一篇:《想飞的乌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