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9-19
三.精读课文
针对板书中的课文框架,老师总结:同学们看,这样一读书,这么长的一篇课文就变得怎么样了呢?(缩短了)其实这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呀!但文章光有框架够吗?所以呀!还需要具体的描写,文章看起来才会有血有肉。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细细游赏一下这些景点,体会体会作者的具体描写。首先,我们来到了长廊。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圈画重点词句,交流长廊特点
它为什么叫长廊呢?这条长廊又有什么特点?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小组讨论长廊有什么特点,并画出重点词句,读一读,并写上批注。请同学回答。(板书:长、美)
(1) 课件出示:“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
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七百多米长)
比较阅读:老师把这句话改写了一下,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你觉得哪句更好,好在哪里。指明回答(第一句更好,用上七百多米更具体更形象)
对啊!在这里作者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七百多米长有多长呢?可用学校的操场跑道举例子,使学生有直观上的了解。
那么这么长的长廊,一眼望过去什么感觉呢?(一眼望不到头)哪位同学可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呢?指名读。通过你们的朗读,长廊仿佛来到了我们身边,看来列数字这个描写方法很有用处。
(2)我们来继续交流,长廊还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如果说刚才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长廊的长的特点的话,那么这一句话又有哪些词跳出来使你有所感悟呢?(人物、花草、风景:画的内容;五彩的画:很漂亮;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画的数量多,内容很丰富)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画的数量多,内容丰富,题材各不相同)
经过大家的交流,使大家的感受更丰富了。那么现在请你读这句话,你又会怎读呢?指名读。
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长廊里的这些画呢?(课件出示图片)这么多的画,看也看不完,你觉得:
走进这样的长廊,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补白)
是啊!走进这样的长廊,我们仿佛触摸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见证了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3)同学们,长廊不仅长,而且美,不仅长廊内的画美,还有什么也很美呢?谁又发现了呢?
课件出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
(“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自然美)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你读到连老师也闻到花香了。
2.学习课文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到外的描写顺序,学习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1)看的出来,同学们都被长廊的外的自然美景给吸引住了。你看,廊内的艺术美,廊外的风景美,相映成趣,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园林艺术啊!作者就是用
这样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廊内到廊外,运用上列数字和做比较的方法把长廊的长和美的特点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按照这样的顺序再来读一读长廊,老师引读:整体看......看廊内......看廊外......
(2)迁移运用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借鉴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将这篇习作补充完整,注意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游览线索,运用一定的描写方法写出景物的特点来。 游览线索:公园大门-大草坪-步行道的花坛-荷花池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金风送爽,繁华的都市还沉浸在宁静的晓色中,我随家人来到附近的复兴公园散步。
__________,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枯黄的落叶,高大的法国梧桐,失去了往日绿叶团团、浓荫匝地的风采,显出几分萧瑟与瘦削来,像
_____________。树上不时飘落的片片黄叶,随风盘旋,“从天而降”,散落在草坪、池塘、小道上,给美丽的园景涂抹上一层斑驳的色彩。
园内,开阔的大草坪上,浅草平铺,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
张色泽金黄的大地毯。四周高大挺胸的雪松,绿叶苍翠,郁郁葱葱,使人感到无限生机。
______________,随处可见的花坛里,鲜花盛开,景色喜人。一串串红得像燃烧的火焰,竞相开放;白菊花好似__________________,花朵硕大,冰清玉洁,镶嵌在一串红的周围,红白依托,互相映衬,真是美丽极了!
走到荷花池边,我不觉被池中落叶构成的图案吸引住了,深浅不一的黄叶,在池中时浮时沉,有的孤零零地飘在水面上,像湖中的一页扁舟,有的三五片汇集在一起,被风吹得时即时离,有分有合,在人眼前幻化出小狗、小猫、高楼、大山等模糊的形象来。一阵秋风吹过,池中泛起粼粼波纹,它们便一起跑到池塘的那一边去,什么都不像了。只有依偎在池水一角的落叶,任凭风吹不动,始终保持着固定的形状。
我们在不绝如缕的走进园晨练的老人身边走出园门,而这时,四周已笼罩灿烂的秋阳。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长廊长和美的特点,实践合作性教学理念。通过重点词语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列数字、作比较的写作手法,通过图片展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说的欲望,帮助理解。
四.课堂小结:老师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颐和园这篇课文的内容,认识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在跟随作者的脚步游赏长廊的同时,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有条理地来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下一节课,让我们用这堂课学到的方法,再到万寿山和昆明湖去看一看,去领略颐和园中更多的美景。
板书:
颐和园
美丽 大
长廊 长、美(艺术美、自然美) 首尾照应
佛香阁 移步换景万寿山 排云殿
昆明湖
美丽 说不尽
【课后反思】我讲授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反思如下:
一、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欣赏颐和园长廊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
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与此同时学会默读课文,学习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领悟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并体会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根据合作教学整体构建的教学模式,这节课分为五个教学环节:1、明确目标,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扫描;3.精读课文,领悟学法4、教师小结
在这一课时中我直接揭示课题。出示自学提纲,在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再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欣赏长廊的长和美的特点。在分组自学过程中,分别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纲引领学习。细读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本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从重点词句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长廊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同。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两个拓展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力,积累优美词语。在教师总结全文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知文章的优美语言与写作顺序时,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欣赏、赞美、陶醉的情调,形成情感共鸣。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符合整体构建所提倡的整体性原则。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通过小组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交流讨论,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与交流的体验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使语文课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还使学生领悟文本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方法,同时还让学生懂得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去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相关推荐:
标签:四年级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