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23
⑵长廊还有什么特点?(长廊美,长廊周围的环境也美)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⑷指导朗读。表现出长廊的长和美的特点。齐读。
(二)学习3、4自然段。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3自然段,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小结(渗透学法指导):朗读是理解的基础,多读一读,我们就能理解课文了。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引读)课件出示
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小结:这个自然段,是按照方向变化的顺序来写的。作者的观察点是固定的,在万寿山上,地点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作者的观察视角(方向)发生了变化,看到的景物、景色也就不同了。在万寿山上看得这么广,这么远,侧面表现了万寿山的什么特点?(板书:万寿山 高)
课件出示: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你们读读这句话,发现了什么?老师这样改好吗?为什么?(讨论交流,重点品味比较:“滑”与“划”。 指导朗读:指名2-3人读。齐读。相机板书:昆明湖 静)
教师小结渗透学法指导: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不妨也像老师这样,采用“换字法”,或者“换词法”,对文字,词语或者句子进行仔细推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悟语言。
4、背诵这句话。
(三)学习五自然段。
1、师:在万寿山上是远看昆明湖,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就来到了昆明湖。
2、默读第五自然段。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3、想象说话: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
课件: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 )、有的( )、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四)总结全文。
1、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
小结:作者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板书:移步换景)
2、浏览课文(2—5)小节,用 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
3、生交流。课件出示。这些句子起什么作用?(过渡)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4、师:颐和园风景优美,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精妙绝伦的山水画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8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到时候中外游客都会云集北京,他们一定要去举世闻名的颐和园游览一番。你能当一个小导游,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吗?(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景点,各自准备,分小组说,指名说)
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1、同学们,颐和园是个大公园。它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课件:颐和园其他景点的图片。
为什么作者只带我们游览这些地方呢?(这些景物有代表性,能突出颐和园的美)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想看,写游记类的文章,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呢?
小结:(1)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
(3).运用好过渡句。
(4).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2、拓展。师:下面我们就到校园里参观一下。
标签:四年级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