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13
生: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植物要旅行靠的是什么办法?
生:文中都有哪些植物?用什么方法送孩子去旅行的?
生:为什么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得不到什么?
师:小朋友们,谁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孩子们互相解决了提出的问题,有个别不太准确的,老师没有急于做出评判,留到精读课文时,学生自己去理解,找到正确答案。)
3、个别读文,领悟
师:有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课文?这么多同学愿意,好,这排举手的同学每人读一小节。
(读后,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及断句错误。)
师: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看一看大家记住这些好朋友的名字了吗?
(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植物办法四海为家就得旅行依靠蒲公英准备降落伞纷纷出发苍耳皮毛带刺的铠甲田野山洼豌豆豆荚晒啪底下炸开仔细观察知识粗心得不到”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个“得”字,它怎么读?你怎样记住它?
生:就得出发,读dei三声。得不到它,读de二声。我拿得动这块砖,读de轻声。
师:你的办法真聪明,把多音字放到语言文字中去记,很了不起。
(三)、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1、展示自己的植物,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师: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搜集了一些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及实物,愿不愿意把你的收集展示给大家看呢?
生:(举起一束大声说)这个植物叫二鬼杈,它扎到人的身上,人们就会把它带走,带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师:你的收集很好,还把这株植物带来了,说明你做事情很认真。不过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鬼针草”。
生:柳树的柳絮随风飘荡,飘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
生:松树的松果被松鼠储藏起来,来年吃不了就会长成小松树。
生:樱桃、野葡萄它们请小鸟来帮忙,小鸟吃了果肉后,果核随粪便排出体外,排到哪里就在哪里生长。
生:菱角随着河水漂流,漂到哪里就长在哪里。
生:羊妈妈、荠菜,它们的种子成熟后,被风轻轻一吹,吹到哪里,哪里就有遍地娃娃。
师:大家的搜集真多,收获也非常大。老师也收集了两中植物,“地了瓜”、“槐荚”。
(师动手演示两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边演示边说)大家看一看,这两种植物是怎样送孩子去旅行的。
2、研读课文,有感情朗读
师:自然界的植物太神奇有趣了,它们太聪明了。请大家默读课文,小组讨论,哪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的办法好在哪里?
生:我认为豌豆妈妈最聪明,它只要让自己的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孩子们就能蹦着跳着去旅行了。
师:娃娃们出去旅行多开心呀。我们应该怎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呢?谁来试一试?
(两名同学读后,不理想)
师:你们出去旅行时高兴吗?抑制不住自己心情时是怎样表现的?
(三名同学读后,重点指导“啪的一声,豆荚炸开”这一句。再找几名同学读)
师:你读的真好,声音洪亮,表情自然,还很有感情。大家试着向她一样读一读。
(读后找同学读)
师:你还认为那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呢?
生:我认为蒲公英妈妈最聪明,风儿轻轻一吹,孩子们就可以轻轻松松去旅行了。
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送孩子旅行的?
(课件播放,蒲公英传播种子的过程)
师:那毛茸茸的降落伞乘着风一朵一朵出发了,蒲公英娃娃们太开心了。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一节。
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找生读后)
师:小组内读一读,每组选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一看哪组读得好。
(读后,评一评,请读得好的这一组同学齐读)
师:他们读得真美呀!我眼前仿佛看见那毛茸茸的蒲公英在飘荡。鼓励鼓励他们小组?
(全班同学边鼓掌边喊“嘿!嘿!你真棒!嘿!嘿!你最棒!)
师:其实苍耳妈妈也非常聪明,有办法,她让孩子们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有动物经过,就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带到田野、山洼。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每个小组带来了个小礼包,打开它,动手摸一摸,把它挂在你的衣服上,蹦一蹦,跳一跳,想想看,苍耳妈妈的办法好不好?
生:苍耳妈妈的办法太不一般了,我也可以带着它的娃娃去旅行。
标签:二年级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