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介绍

2012-10-09

6.阅读。第一,一年级上册提出指读,让学生把小手指放在要读的对应的文字上,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下册开始要求指但不要出声或者说小声读不用手指;本册继续练习。这样逐步逐步的过渡到二年级下册以后能够尽量的使学生脱开手指降低声调来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就要求学习默读。学生现在脱不开手指也可以,但要把声放小,或者只用手指别出声。由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不必要求所有学生一步到位,到本册结束大部分孩子能够默读一个段落就可以了。第二,要学会借助课文的插图来阅读,能够看懂情节简单的多幅画面讲故事。如书上36页有个看图讲故事,能看出图与图之间的联系,也能够看懂单幅图,根据文字提示和图中显示的一些细节来理解这个图表现的内容。又如《勇敢》单元42页,放了一个小话筒,进行口语表达练习,你自己在家害怕吗?介绍你独自在家的经历。这个练习就是要求学生看图想象编一个故事,老师就要引导孩子注意他的表情,在什么环境里他的动作都要注意,注意细节。第三,在阅读中要积累词语,学习不同的句式,同时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愿意和书交朋友,同时学习查找目录,树立查找资料的意识,初步知道书是应该分类的,这在第九单元《书的世界》里面。要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还有怎么办图书角?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一下当地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看一看别人是怎么查找图书的,向同学们介绍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给自己的图书分一下类,交流怎么分类,这是最基本的,让学生接触这方面的知识。第四,背诵和朗读是按教材的要求,但是我们鼓励多背,多认字,自读的短文里有很多学生不认识的字。第五,要积极地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能结合课内外的阅读共同讨论,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象。总之是要在语文的学习的过程中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养。

三、教学建议

1.关于备课。备课备什么?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备。一是准备教参以外的相关资料。我们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各地情况各位老师的水平、经历、教学风格不同,要和当时当地的实际相结合,要准备教参以外的相关资料。二是对每个单元总体思路的把握。每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来研究教材内容。三是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和水平。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策略和方式,这点特别重要。要了解学生,不然备的课就白备了。四是树立科研意识。把我们的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要理性的备课。那么教案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呢?教案不再是线性的形式,不再是由一连串的序号组成。不再是一导入,二学习新知,三巩固练习。而应该是板块式的或者是网络形的,学生的状况,教材的内容,要达到的三维目标,还有教师自身的优势都应该考虑在内,都应该在教案上体现出来,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在动态环境下的主体创新活动,每教学四十分钟,既有学生的创造也有老师的创造,每一份设计都是有多个方案的,而不是一个。这里要特别强调,不能无视儿童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要了解到他们头脑中已有了哪些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备课。教育要以人为本,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为主要依据,不要再一厢情愿的编写和导演剧本。一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好事情》。有一位老师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把尤拉想做的好事写在黑板上,希望同学明白尤拉想做的好事是做不到的,由此揭示这个故事的主题。读完以后问学生,尤拉想做的好事你能做吗?同学都表示能做。这个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不能因势利导。上述这样的一个过程是老师把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了成人的思维。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案,漠视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真诚的想办法做好事,都被否定了,也就打击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损伤了学生向善的美好的情感。教材是学本,是学生的直接的对话者。我们不要把它当成至上性的东西,老师们可以进行再创造再修改,让它更符合自己地区的需求。

2.关于教学的策略问题。我们所有语文学习活动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要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学习语文,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来学习语文。不要单一的,而是整体推进。有的老师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放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仅仅保证知识单线出击了,明显的表现在识字和写字的问题上。还有单纯搞活动,为活动而活动。就是说活动和学习不要脱离,不要成为单一的课型。关于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我们现在经常说要进行小组合作,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社会环境是学习的媒介。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去探究,去合作,但是要讲究适当二字,只有当多个人比一个人更好的时候才应该采取合作的形式。当分享交流对每一个人来说是有益的时候才应该采取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不要流于形式。而且要注意要有个人体验的空间,进行独自思考,要有这个过程。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要让他自己去修正,学生是通过修正来实现他的学习和发展的。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自己修正自己总结。放在板书上解决,需要老师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注意一点:除了合作学习外,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有效的学习需要学生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一个流程图,当一个人在陈述的时候,在反驳的时候才可能重建自己的知识的结构,所以说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策略方面,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思考探究答案的机会。教师要实现几个转变。第一,由重视讲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第二由重视学生记录现成的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次发现和重组知识。第三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和灵活的解决问题。第四由重视单科独进只作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贯通。第五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和个体发展。注意:第一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第二是把学生需求做为教学的出发点。第三要给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第四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