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二年级语文下册《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

2011-04-25
课题:8狐假虎威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阅读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
教学流程
辅助手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讲述故事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指名读课题)
2、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3、小朋友读得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谁讲得最好,谁就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师打出实物投影图)学生自己练习一遍。
4、指名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指名读课题
 
指名读课文
 
 
故事比赛
 
 
指名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故事会的形式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文的导入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默读课文,理解题意
 
1、 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大家可以默读课文,想一想。
 
 
2、仔细读课文,课文中就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画下来。
3、指名说。
4、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先让学生猜一猜“假”在课题中的意思,再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确认。
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找句子
 
 
指名说
 
 
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找出关键字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读书用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这不仅是在训练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训练。
 
 
 
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假”在课题中的意思,并通过查字典来证实自己的判断,这无意之中又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大组交流。(生字的读音、记字的方法、书写的笔顺、组词)
3、学生描红探究生字的书写。
4、教师范写“假”、“派”。
5、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大组交流
学生描红
 
学生完成《习字册》
 
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反思:
课题:狐假虎威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阅读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会复述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头饰
教学流程
辅助手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巩固复习,引入课题
 
1、 认读生字卡片。
2、 给生字找个伴儿。(扩词练习)
3、 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
认读
扩词
 
复述课文
及时的巩固复习学习过的知识。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细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下面,咱们认真读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要读懂,读出感情。
⑴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板书“窜”)
⑵换词训练。(让学生试着把“窜”字换成另外一个字,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理解“窜”在课文中的意思。)
⑶指导朗读。
①狐狸看见老虎来了,紧张不紧张?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人感到紧张?
②学生练读。
③指名读。(相机评价)
2、细读二~六自然段。
过渡:请小朋友接着读二~六自然段,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⑴学生读书。(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 扯 蒙)
⑵指导理解、朗读。
①“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看吗?(指导表演)
②让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③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
 
 
 
 
 
 
指名读
 
换词训练
 
 
 
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
指名读
 
 
 
 
读书
 
朗读
 
指导表演
 
理解字意
 
指导朗读
 
 
 
 
 
 
 
 
 
 
 
 
 
 
 
 
 
 
 
 
 
 
 
 
 
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必要时还可让学生做一做,这样既加深了儿童队词语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来读好狐狸的话。)
④师生演读第二~六自然段。
特别提醒学生,狐狸该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蒙住。(教师可抓住学生朗读时的语气、表情进行评价,通过积极的评价手段,指导学生读好狐狸的话。)
3、细读课文七~八自然段。
过渡:狐狸带着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请小朋友仔细读一读七、八两段。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段写的故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⑴学生读书。(老师板书: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请5名学生分别戴上狐狸、老虎、小鹿、兔子、野猪的头饰进行表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加以评述,帮助学生理解有关词语。)
⑵请当导演的学生给其他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
⑶读好七、八自然段。
过渡: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都懂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得特别有感情。大家读读看。
⑷学生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
4、 学习第九自然段。
过渡:小朋友,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会怎么想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受骗)
5、齐读最后一小节。
 
 
 
 
 
 
 
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一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虽是模拟表演,但通过课文中语言的渲染,再加上学生自己的想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抽象的语言顿时“活”起来,学生的思维也“活”了起来。
三、复习巩固,迁移练习
 
1、过渡:小朋友,直到现在,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还经常运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请看下面一段短文: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说:“放牛的!”
 
 
 
 
 
这里插入短文,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达到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说说“狐假虎威”在这段文章中的意思。
2、读读写写。可选择喜欢的词造句。
管理 寻找 凶恶 受骗 一趟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狐假虎威
 
 
第三课时
    完成《练习与测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