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的教学设计

2011-04-25
课题: 5雨后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阅读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一段音乐、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辅助手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激发想象,揭题
 
1、播放一段音乐(雨声——渐渐变小,直至没有;几声蝉鸣;孩子们的笑声、踩水声)。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联系听到的声音,展开想象。
2、雨后,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把孩子们都吸引来了。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就写了一首小朋友雨后玩水的小诗。小朋友想读吗?
3、揭题、板书:雨后
 
 
 
想象练说
 
 
 
 
 
 
揭题,读课题
用声音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让声音唤起学生对快乐生活的回忆,让声音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这一环节的设计一举多得,为下一步学习创设了美好的情境。
二、朗读体验,激情
 
初读课文。
1、静静地听课文朗读,现象画面。
2、自由轻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分节朗读,相机正音。如轻声音节:“拍拍”“溅起”,儿化音“水花儿”“唇儿”“裙儿”等。
4、说说自己的感受。
听课文朗读
 
 
自由轻声读
 
 
指名分节朗读
 
 
谈感受
对于低年级学生,读通课文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应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读,但要注意以变化的形式吸引学生去读。
三、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突出“射”“短”两字,认识新部首:“身”字旁,“矢”字旁。你发现了吗,它们做部首后有哪些变化?(“身”字旁,一撇不出头,要写扁些。“矢”字旁,注意第五笔改为点,以腾出地方写右边部分。)
3、在书上描红,想想怎么识记字形。
4、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在习字册上写字。
认读生字
 
 
认识新偏旁
 
 
 
 
描红
 
交流
识字、写字依然值得重视。在写字教学中,突出认识两个偏旁的重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掌握识字的办法,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反思:
课题: 雨后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阅读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激起学生生活体验的共鸣,感受童年生活的天真快乐。
教学准备
一段音乐、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辅助手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揭题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2、 给生字组词。
3、 分段指名读课文。
开火车认读
 
组词
分段指名读
 
二、朗读体验,激情
 
1、 品读感悟。
⑴第一节——想象促读
①让我们一起去雨后的广场看看,玩玩,好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②小组内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让学生现象雨后景象:嫩绿的树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广场上大片的积水汇成了海洋,引来了一群快乐的孩子。他们挽着裤管,赤着脚,奔跑着,呼喊着,快乐极了。)
③带着想象的画面读好这一节。
⑵第二~四节——表演促读
①让学生自己读读演演,体会情趣。(可以单独学习,也可与同学合作)
②学着小哥哥的样儿踩水、摔跤。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评演得像不像,理解、体会“小哥哥连喊‘糟糕——糟糕’时心里怎么想”“为什么摔了一跤却反而‘兴奋和骄傲’”。
相机指导朗读第二~三节。
③演一演:小妹妹跟在哥哥后面怎么跑的?评价,朗读,再演,再读。(特别要表演好小妹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小心翼翼的样子,却又“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的矛盾心情。)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小组内说说
 
 
 
 
 
 
带着想象的画面读
 
自己读读演演
 
 
体会情感
 
 
 
 
 
指导朗读
演一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童谣等,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给学生以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发展了思维。同时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互动合作,获得更多来自同学的信息。
通过读“使劲地踩着水”“溅起多高”“水淋淋的泥裤子”等词句,感受小哥哥踩水的酣畅痛快;从摔了一跤后的神态、举动,体会小哥哥既为弄脏了裤子而担心受责骂,又为尽情踩水而兴奋,也为是小男子汉行为感到骄傲的多重心理。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利用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构建反思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试着表演,再通过对表演的评价来反思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又通过进一步的阅读体会再表演,把内化的语言、情感通过学生的有声语言及体态语言表达出来,继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通篇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兄妹俩踩水时的兴奋与欢乐,在朗读中获得身心的满足与欢快。
背诵是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小的激将法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促使学生很快记忆、背诵课文。
 
 
 
 
 
 
 
3、诵读品味。
⑴分角色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⑵老师发现小朋友不仅读得好,有的小朋友还能背了呢。你行吗?试试。
 
 
 
 
 
 
分角色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试背
三、引导联想,描绘
 
1、除了兄妹俩,广场上的其他孩子们也玩得多么快乐呀!
2、学生想象描绘其他孩子玩水的情景,组内交流。
3、你也能像冰心奶奶一样用诗句来说说吗?学做小诗人。
 
 
想象练说
 
 
学做小诗人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努力挖掘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这是语文课程明确指出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着用诗的语言来表达,既为学生的创作插上了翅膀,又为学生享受快乐语文、快乐生活创设了情境,个性得到了张扬。
第三课时:
     完成《练习与测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