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教学案例

2012-10-22

生答:“9加15加16 等于40元。”李老师把学生说的算式“9+15+16=40(元)”板书在黑板上之后,小结:“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加法,当加起来特别特别特别长的时候,我们就用乘法计算。” 说完这句话,李老师停顿了一秒钟,也许她觉得自己刚才的这句话有问题,又紧接着说:“要是只有一步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显然,李老师认为这里出现的问题都不是“加起来特别特别特别长的”,所以才会在学生已经用乘法进行计算之后,而急着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计算。

接下来李老师又出示一摞儿口算卡片,说:“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摞儿卡片。在这摞儿卡片里,有得数是12的,有得数是16的,还有得数是24的。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它们分分类,并用圆圈儿把它们圈起来。”

李老师此时处理的是练习中的第3题。课本中创设的情境是智慧老人、淘气和笑笑射气球。李老师再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静止的课本情境激活,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练习、巩固了乘法,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类整理的意识和能力。

对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的内容进行讲评之后,李老师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

下课后,我们和李老师一起讨论了本节练习课中的有关问题。

首先,我们对李老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静止的教材内容变为让学生动手操作,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做法,加以了肯定。

然后,我们着重和李老师探讨了“什么情况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是不是就像李老师上课时说得那样:“当加起来特别特别特别长的时候,我们就用乘法计算”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李老师也笑了。她说:“不是。当时我也没想到那个学生会想到‘跳绳3元加上笔记本5元等于8元,钢笔5元加上羽毛球3元等于8元,文具盒5元加鸡毛毽3元等于8元,3乘8等于24元’。另一个学生会说‘跳绳和笔记本合起来是8元,羽毛球和钢笔合起来是8元,鸡毛毽和文具盒合起来是8元,小汽车8元,布娃娃8元,一共是5个8,就是5乘8等于40元’。我备课的时候想的是,如果学生提出了买‘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一共多少钱’之类的问题,就让他们用加法计算,没想到学生会用乘法计算。”

其实,学生之所以会用乘法计算,一方面与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按照教材中静止的情境进行教学,学生是不容易发现“跳绳3元加上笔记本5元等于8元,钢笔5元加上羽毛球3元等于8元,文具盒5元加鸡毛毽3元等于8元,3乘8等于24元”以及“跳绳和笔记本合起来是8元,羽毛球和钢笔合起来是8元,鸡毛毽和文具盒合起来是8元,小汽车8元,布娃娃8元,一共是5个8,就是5乘8等于40元”的。也就是说,教师没有预见到自己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结果,因此,才会在学生用乘法进行计算之后,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计算,并说了那么一句语言不准确的话。另一方面,李老师开始就明确要求学生提“乘法问题”,学生就认为对所提问题进行的回答,必然要用乘法进行计算,而且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用乘法计算用得还相当的好,但李老师没有抓住这一点。

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要能对在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有一定的预见性,还要能根据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时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抓住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体会,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以上就是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教学案例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威廉希尔app 小学频道      二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