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利用乘法知识试一试。(教材第5页“试一试”的题目)
①独立列式;
②相互检查;
③互相说一说:3×4或4×3中的4是从哪儿来的?7×2和2×7中的2是从哪儿来的?
④全班汇报、反馈。
(评析试一试,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说一说,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设练习,巩固拓展
1.看图列式。(电脑出示)
○ ○ ○ ○
○ ○ ○ ○ ○ ○ ○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这是()个()。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电脑出示)
5+5+5=15,这是()个5相加,
乘法算式是()×()=()×()=()。
4+4+4+4+4=20,这是()个4相加,
乘法算式是()×()=()×()=()。
3.拓展练习。
算式1+2+3=6和3+3+3+6=15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谁能想办法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
4.延伸应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评析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富有生活趣味;突出层次性、挑战性、开放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最后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在于:
学生对练习题的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达到95%,但拓展练习中“1+2+3=6,3+3+3+6=15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有一半学生不会写,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灵活、不全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能充分利用主题图“儿童乐园”这一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汇报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的作用,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挑战性;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
〖编者点评〗
1.呈现“儿童乐园”的主题情境后,与其问学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不需要数学思考,谁都能轻易说上几句),不如开门见山地问:“谁能从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就吸引到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活动中来。
2.小组合作提问题,并列式计算,这一学习环节的安排可以细一点,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和“做数学”的机会,要求:① 每个学生轮流在小组里提一个彼此不重复的数学问题;②当一位同学提问题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再提新问题;③小组交流所列的算式,互相评价,订正错误;④总结本组一共提出并解决了几个数学问题,准备全班汇报交流。建立在独立、个别作业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克服 “滥竽充数”或走过场的现象,也有助于加强小组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地描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学问题应当包括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两部分。“有多少人坐小飞机”这只是数学问题中的求解目标,不是数学问题的全部。学生要从情境中选择相关的信息作为已知条件,并完整地描述一个数学问题,如“有4架小飞机,每架坐2人,有多少人坐飞机?”教师在描述或板书数学问题时,也要注意数学问题的完整性,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4.当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算式后,让各小组把刚才所列的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这个〖教学设计〗是必要的。但必须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应当让每个学生都在草稿本上独立地完成改写,再进行小组交流、反馈。
5.在拓展练习中“1+2+3=6,3+3+3+6=15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有一半学生不会写,这不奇怪。只有对抽象的算式具有分析水平的学生,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小学二年级学生初学乘法,不宜向他们提出这样的学习任务。提出超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学习任务也是没有意义的,它会导致学生的机械学习,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本节教材设计有这样的意图:让学生能够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儿童乐园”中的某个问题情境,可以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相应地列出不同的算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如“3张椅子分别坐着 1个、2个和3个小孩,共有几个小孩坐在椅子上”,相应的算式是“1+2+3=6(人)”。同样的情境,还可以提出“前排椅子坐3个小孩,后排椅子也坐3 个小孩,两排椅子共坐着几个小孩”,相应的算式是“3+3=6(人)”或“3×2=6(人)”,仅此而已。脱离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把1+2+3=6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不符合教材的设计意图和要求。
以上就是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