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6-01
“阅读与欣赏就是考语文,思维与应用等于考数学。”不少受访家长都表示,换一种形式的说法不代表真正不考语数外了。“这种所谓的‘综合素质评价’其实就是变相的考试选拔。”去年刚陪女儿经历过小升初大战的郑州市民周其昌在一论坛里发出的提醒得到了不少家长的认同。
家长们的看法在一些小升初培训机构似乎也得到了印证。针对今年政策中备受关注的“禁考奥数”,记者咨询了一些小升初培训班,其中不少培训班都对这一政策不以为然。“我们的培训现在不再刻意强调奥数这个概念,但奥数绝不可能不考,况且奥数的范围根本没有清晰界定。”位于紫荆山路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直言。
取消考试阻力重重
公办学校学费低离家近,民办学校费用高得住校,可大家为啥还拼命往民校里挤?“因为生源好,升学率高。”许多家长的答案如出一辙。
多年来,郑州民办中学凭借可以自主选拔考试的“优势”,从各个小学笼络优质生源。生源好了,升学率就有保障,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由此形成招生良性循环。
有专家指出,民办学校作为公办教育的有力补充,近年来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压力。但小升初竞争激烈如高考,也让无数学生和家长身心俱疲。在采访中,许多家长都表示,能否取消一切形式的考试、测评,让民办学校像公办学校一样实行就近入学?
对此,民办学校反应强烈。“没有考试,就无法确保生源质量和升学率,学校的声望肯定受影响,这对于靠学费生存的民校来说,无疑是巨大打击。”某民办学校一位姓李的副校长表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民校自主办学和招生的权利,而且家长的择校意愿是一种市场行为,这些因素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此外,也有不少家长反对取消考试。在一家省直单位工作的周女士就认为:“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招生方式,如果不考试,谁能保证不会出现各种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
周女士的担心不无道理。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坦言,考试也是一种评价方式,目前的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达到仅凭小学6年的综合素质评价来决定学生录取的程度。由此可见,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取消考试后能否保证招生的公平性,都心存疑虑。
破解难题方向已定
尽管小升初择校热高烧难退,但尽快破解这道难题,已是全国上下的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已经为未来的义务教育招生改革定下了基调。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也在制度层面做好了准备。
“在全国范围内,小升初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可以说已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只要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还存在,家长和学生择校的冲动就不会消失。所以解决择校难题,不能只靠取消考试这种形式,更应在地区间推动教育资源合理循环流动,真正让牛校不牛、差校不差。”长期关注教育政策问题的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水表示。
标签:小升初政策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