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升初 > 小升初衔接

衔接阶段家长应先关注孩子心理

编辑:sx_fuxh

2013-03-28

【编者寄语】威廉希尔app 小升初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衔接阶段家长应先关注孩子心理”的相关要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具体内容,如下述:

先关注孩子心理

小帆是个性格开朗的男孩,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然而,到了初中变得不喜欢学习,经常和同学出去玩,和家长唱反调,曾经家长眼里的好学生成了家里的难题。是什么让小帆改变如此之大?原来刚上初一不久,小帆和班主任老师请假没有批准,从此后小帆开始上课不听讲,后来老师找了家长,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严重了,以至于成绩急剧下滑。

小升初学生更多需要的是心理的关注,其次才是学习能力与知识的培养与学习,有着多年衔接教育经验的清大学堂的姜垣君老师说,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从“幼稚”逐渐“长大”的过程。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会有很多时间来管理学生,也让学生一直处于“被管理”状态。升入初中后,从家长到老师都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习上,而且学习的课程一下子变化很大,学生在心理上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很多学生这个时候是比较敏感的,需要“被”关注和关心。所以,到了初中第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能够从心理上适应升学带来的各种变化,才能保证以后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习惯养成很重要

据教育人士介绍,多数新生刚入校时都会表现出有些不适应。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而初一就增加了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猛增的学习量往往让初一的新生难以适应。

首先要主动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老师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可能就不再重复。要主动去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包括语音、板书、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想做到这一点有两个诀窍:一是预习,把第二天的功课尽可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在课堂上作为重点听,培养自学能力;二是多请教,主动把自己的学习状况向老师介绍,从一开始就不能欠学习账。

其次要摸索适合自己的学法。由于学习的难度加大,不能单凭死记、死学,要讲究记忆的方法,注意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各学科的特点不同,学法也有区别,在新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反思和调整,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法。

最后要学会与人交往。到了初中人际交往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家来自不同学校,彼此陌生,这时很多人会感到孤独,想念过去的同学。要摆脱这种状态,就要积极主动去熟悉新的班级和同学。大胆和同学搭话,热情为班级做事,比如帮老师发新书,值日表还没有排好时,主动去清扫卫生……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老师“混”熟了,朋友多了起来,陌生感自然会逐渐消失。

特别提醒 家长也应列转型计划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小学生在学校里,以“管”为主。“到了中学,从初一开始,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觉、自制、自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以促使他们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主体。”市北区教体局副局长战志蛟表示,刚升入初中不少孩子会因认识上的混乱而放松自己,不认真听课,过不了几周,就会因跟不上班而失去了入学时的“雄心壮志”,陷入穷于应付的困境。

家长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把握好孩子进入中学的“第一次”。第一次参加隆重的开学典礼,第一次参加班会,第一次制订学习计划,第一次听初中老师讲课……让每一个“第一次”都能成为孩子的良好开端。

温馨提示:为做好初小衔接,清大学堂姜恒君提醒广大家长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孩子具有充分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使孩子能够迅速适应快节奏的初中学习生活,优化孩子的学习习惯;

第二,了解和掌握文、理科学习方法的不同,梳理初中知识体系框架。让孩子拥有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习惯。

第三,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调节情绪,激发学习动力。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升初“衔接阶段家长应先关注孩子心理”相关知识全部内容。

 更多内容请进入:小升初>小升初衔接

标签:小升初衔接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