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思想汇报 > 11月思想汇报

2013年11月学习三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贯彻科学发展观

编辑:sx_changxl

2013-11-23

【摘要】2013年11月学习三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贯彻科学发展观怎么写呢,请看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党的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以人为本的大学科学发展观,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协调大学内部不同群体的人与人、工作与工作以及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保证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大学发展观是对见物不见人、求量不求质、求形式不求内容、求局部不求整体、求当前不求长远的片面发展观的否定。我国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已从1978年的1.4%增加到2004年的19%,在校大学生已达2000万人。几年来的大学扩招,使高等教育快速进人大众化时期,很多学子有了进大学的机会,初步缓解了国民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但是,我国大学在快速发展中,却出现了许多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笔者认为,依据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大学应进一步处理好如下十大关系。

一、知识、能力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大学科学发展观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由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把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已深人人心。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潘懋元教授讲:应当承认,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知识与能力都是重要的。但知识、能力一般都属于智育范畴,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把不全面的知识质量观或能力质量观带进21世纪,既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涵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发展质量观。所以说,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大学的一个崭新课题。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矛盾统一体,只有使之学术视点辩证统一,才能全面协调发展。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素质的提高,又将促进知识的更快掌握、扩展,促进能力的更好发挥与发展。大学应加强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各类专门人才。

另外,大学培养的高级人才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是创建人类文明社会的“设计师”和“建筑师”。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而人类文明社会的“设计师”若缺失创造物质文明的科学知识或创造精神文明的人文知识,自然使社会文明进步处于畸形状态,延缓其发展。《欧洲大学宪章》提出大学要进行的改革应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

综上所述,大学要把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统一起来,实行全面发展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之所以需要,是由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大学要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高质量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专业知识,还有另外一面,人对生活的理解、善于调节人生的酸甜苦辣,主要靠人文精神的修养。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永远不会物化到失去自己的思维与感情。

所以大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达到人才素质的和谐与均衡发展的目标,必须下决心改变: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的现状。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努力使二者真正融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目的。

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此即要紧密围绕培养人才这个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大学从单纯的培养人才到开展科学研究,再到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重要程度也跟其产生的顺序相一致。大学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知识信息的创造与加工;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知识信息的传播,也是通过教学相长刺激科研灵感与发展科研能力的动力;而大学利用其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所进行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和为社会上的企业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则是知识信息的共享与应用。因此,大学是能够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这样一种社会机构。

因此,大学不仅要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和承担科技前沿重大课题的任务,还应是知识创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参与并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说,大学不仅要把教学、科研职能提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功能,要使大学实现教学、科研、经济(包括社会发展)三大职能的一体化。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参与社会变革、乃至于导引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各类型各层次大学要依照自己的层次类型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无论是应用技能型的、教学为主型的,还是教学科研型的、科研为主型的大学,都要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在开展知识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大学的三大职能。这是因为现代大学职能的进一步扩展,不仅表现在三大职能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而且更表现在三大职能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对知识的传播、加工、创造和应用起整合作用。

大学要从“象牙塔”式的传统学术领域中走出来,以其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特殊功能,为科教兴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主导下,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并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被越来越多的实践所证实的一个发展趋向。近年来,国内不少大学的产学研结合已经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参与宏观和微观决策研究咨询等方面,也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这就足见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必须确立“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物化融为一体”的大学职能观。作为“知识传播体系”,大学要转变“应试教育”的落后模式,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知识创新体系”,大学要发现、创造新知识,要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促进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形成。作为“知识物化体系”,大学要千方百计使新知识、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

汇报人:

总结:希望2013年11月学习三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贯彻科学发展观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11月思想汇报: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章

11月思想汇报:社会中提高党性修养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