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思想汇报 > 两会

2016两会精神解读范文

编辑:sx_chengl

2016-03-08

决策层计划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对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推动户籍改革和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并设立若干政府引导基金、助推创业创新,这是一篇两会精神解读范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鉴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但又面临2020年实际GDP比2010年翻番的增长底线约束,决策层将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6.5-7%、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设为1000万人以上,符合我们的预期。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为10.5%。政策基调与之前基本一致,但宽松倾向更为明显。决策层重申要增加基建和社保支出、发展服务业并推进国企改革。

财政政策加大力度

决策层将今年的赤字率目标提高至3%。这的确是财政宽松的明显信号。不过,实际的政府支持可能仍将主要来自准财政支出。我们预计决策层会主要依赖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来为政府支出融资,而非直接发行政府债券。扩大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决策层估算相关政策全年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此外,财政赤字还会用于增加基建投资和社保支出。我们估算的增广赤字率可能已经超过10%,财政刺激力度将较难有大幅提升。

货币政策更加宽松,未提及去杠杆

虽然前几个月央行迟迟没有降息降准,但鉴于贷存比要求取消、企业债发行不断松绑、再加上央行窗口指导银行支持经济增长,过去几个月信贷扩张加速。鉴于两会明确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我们预计央行年内还将多次降准、并降息50个基点,从而确保宏观货币环境宽松。决策层将今年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目标都设为13%,我们估算整体信贷增速将加快至16%以上,杠杆率进一步攀升。

结构性改革:加易减难

决策层计划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对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推动户籍改革和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并设立若干政府引导基金、助推创业创新,从而释放增长新动力。虽然这些供给侧改革中做“加法”的政策易于推行,但去产能、国企重组等做“减法”政策则相对困难。决策层计划在未来几年退出钢铁、煤炭行业10%左右的产能,并由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用于职工分流安置。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决策层还会出台更具体的国企改革政策。

房地产继续去库存

决策层将房地产下行视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虽然近期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整体房地产政策基调仍然比较宽松。决策层计划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需求的税收、信贷政策,并把有能力有意愿的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体制。今年决策层计划棚改开工600万套,而房产税看起来杳无音讯、可能继续推迟。

经济增速目标下调至6.5-7%

鉴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但又面临2020年实际GDP比2010年翻番的增长底线约束,决策层将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6.5-7%、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设为1000万人以上(图1)。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目标分别下调至11%和10.5%。如我们此前所写,现在经济体量明显增大、人口结构也发生变化,经济增速放缓短期内不会显著加剧就业压力。事实上,虽然去年经济增速继续下滑,但新增城镇就业1312万人,超过预期目标300万人以上。我们认为今年去产能和僵尸企业重组的步伐很可能比较温和,以上就业政策目标应可以实现。另外,虽然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有望企稳,但在制造业产能过剩持续带来通缩压力的背景下,全年CPI涨幅目标仍定在3%左右,恐怕目标难以实现。

将经济增速目标定在6.5%以上,表明决策层计划加码支持政策来避免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除了扩大财政赤字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之外,决策层重申了放松户籍政策,以及推进房地产去库存。我们认为在房地产下行调整持续的背景下,即便宏观政策放松,6.5%的经济增速恐怕也难以实现。宽松政策无法完全抵消房地产下行压力,因此我们维持全年GDP增速6.2%的预测不变(参见《2016-17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和《还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供选择?》)。

两会精神解读范文是不是对网友们有所帮助呢?希望网友们认真阅读,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相关推荐:

2016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2016关于两会精神的解读  

标签:两会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