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2013-02-27

1、作业设计原则

为了更有效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切实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在作业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严格地说,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因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认真筛选,布置典型性较强的作业,做到精选精练。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探究,多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思考感受知识,亲自进行学习实践和学习新知的尝试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充分遵循学生主体。

(3)差异性原则

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学困生要提供基础性作业,不宜有难度。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供有挑战性的作业,可以添加一些新的信息,激励他们去钻研和探究。

(4)选择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知识点和思想方法;有选择的选取典型例题、易错题和学生身边的问题,给他们自主选择,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5)探究性原则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在练习中要尽可能布置些把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习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灵活、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作业设计的方式

(1)课前预习作业

①学案

学案是学生预习新课的主要导向,学生能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这比口头布置的预习要强几倍。采用学案预习时,我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平均分基本相同),每小组预习后进行组员交流、检查,我在上课前收齐批阅,找出共性问题,以便课内教学有针对性。通过实践,发现学生似乎都聪明了——都会提前学习,找出今天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回答问题质量也提高了,有时还能提出一些深度问题,同时也爱思考了,改变了以前上课“手”不动,“脑”不动现象,而且学生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小组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学习的习惯和态度大有改观。我对学案设计也有一定的方式,在实践不断改进。

附初二第二学期一学案(部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及判定定理3,会选用判定定理进行简单应用。.

2. 在探求判定定理的过程中,学习观察、类比、猜想、推理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归纳能力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学习兴趣、领会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以及共同合作的好习惯.

二、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2、判定定理3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能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合理选用判定定理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