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开设小学数学活动课:发展学生数学才能

2013-01-18

数学活动课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的,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和愿望自愿参加。课上更应把学生推到活动的主体地位上。如安排数学游艺会,让学生介绍自已设计的数学游戏,有时让学生表演自已的节目,如数学相声等,不拘一格,各尽所能。就是教师规定内容的数学活动课,也可以学生独立或半独立的活动为主。

4.组织的立体性

数学活动课的组织完全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建立主体网络。活动课虽也是班级授课制,但它可以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编排,智商较高的学生参加校一级的数学活动课,中等的学生参加年级组的数学活动课,较差一些学生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课,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根据自已的知识水平参加某级的活动。

5.内容的丰富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可以超过课本,它不受大纲的局限,这样决定了活动课有着丰富的内容。只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情操的陶冶,均可以开展。

6.活动的实践性。

这是数学活动课又一重要特征。活动课力求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强调通过活动过程的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的直接经验。如通过“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估一估”等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7.伸缩性和多向性。

数学活动课把教材上的知识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整体。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到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思维受到深层次的启迪,能力得到综合训练和开发;在知识领域和思维深度等方面都比学科课程教学有较大的伸缩性和多向性。

8.教学思想的先进性。

在教学思想上,数学活动课能较好地体现分类教学、问题研究、轻松学习、自我发挥的思想。

9.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数学活动课在教学形式上是灵活多样、趣味引导、操作获取,新、奇、趣统一,班、组、个结合。

威廉希尔app  数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