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基于优化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案例研究

2013-01-15

生:我愿意做前3题,简单,好做,第4题不能一步解答,有些难。

师:真好,你发现了这些题,难易不一样。还有谁说说?

生:我愿意做第4题,难题,做一做可以锻炼自己。

师:好的,有点不怕困难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吃”下这样的难题(擦掉前3个问题成例题),有信心吗?

生:(充满信心地)有。

片段8、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李敏)

师:同学们,想知道李老师离学校有多远吗?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1:可以问老师。(师生笑)

生2:可以用卷尺量。

师:请坐下。

生3:这样太麻烦。我只要设法弄清自己每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再从学校步行到张老师家, 再用每分钟走的米数乘以走的分钟数,这样就能很快求出这段距离了。

师:真会动脑筋!现在,如果告诉同学们李老师每分钟走70米,并且从家步行到学校正好用12分钟,你知道我家离学校多少米吗?

生:知道。70×12=840(米)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生:因为要求12个70米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师:如果你每分钟走60米,那么从学校步行到我家又需要几分钟呢?

生:840÷60=14(分)

师:这里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生:因为这里要求840米里面有几个60米,所以用除法算。

……

片段7改变应用题中“正正规规”的文字叙述出示方式为只出示一组信息,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选择,在选择中让学生理清应用题间的联系;片段8由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际问题入手,鼓励不同的学生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做,无形之中给不同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自主发展空间和自主探索机会,既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导入应该尽力设计、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

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 李剑平

邮编 442500 电话0719-7233589

主要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孔企平著《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4、奚定华著《数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

[李剑平:1968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湖北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副校长,有多篇论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数学》、《湖北教育》、《北京教育》等刊物上发表。]

威廉希尔app  数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