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中国哲学论文

论观世音菩萨和观音信仰实践之意涵

编辑:

2016-07-11

三、正信观音菩萨的意义

(一)正信的意义

台湾的观音基本上有两个形象,一是佛教化的形象,一是民间化的形象。简单的说,前一种是佛教系统里的观音,被当作佛菩萨,后一种是民间信仰系统里的观音,被当作神明。对世人来说,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主要展现在慈悲、智慧,及施无畏的愿力中,那济助众生离苦得乐的悲愿,正是我们得以学习、相应的精神。

就如同印顺导师在《佛法是救世之光》一书中所提醒的:

对一切众生,能予以普遍的爱护,那么我们的心行,就与观音的慈悲相应。相应即相感,这即是同类相感的道理。(注二十一)

若能经常学习观音菩萨的精神,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的精神,虽然还不是大菩萨,但能以对方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人,也算是能为他人做消灾免难的救济工作。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现”的现代意义,就是人人有机会成为帮助他人的人,也愿把握每一次慈悲的可能,成为其中善的一员。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一

所有最胜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为根本。此悲所因为观众生故。如圣法集经云。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诸菩萨不应修学多种法门。但于一法而自勤行。即于一切法如掌中得。何等一法所谓大悲。诸菩萨乘此大悲。即于一切佛法如掌中得。(注二十二)又云:如无尽意经云。复次舍利子。当知诸菩萨大悲无尽。何以故与一切法为先导故。’(注二十三)

于此经中可知诸佛菩萨,以无尽大悲为一切法之先导,而一切佛法的根本即是在大悲心实践,大悲行处就是成就一切佛法力的力量,若能行开展大悲心即深且广,且一切佛法之学习则如掌中得之容易。《大悲心陀罗尼经》云:

此大悲心之相貌,即是大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是。(注二十四)

《坛经》说:“慈悲是观音,喜舍是势至。”观音菩萨为教化众生,自身精进地修大悲行,也教众生修大悲行;他从大悲行中自利利他,积集了无量功德,而得究竟的解脱;众生若依菩萨的言说奉行,定能离苦得乐;若能修大悲行,即可成就观音菩萨的无边功德而得无上的解脱。所以,日常生活中能慈悲济物,救人危急之平等心、无染心、空观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才是观音信仰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礼拜、受持、诵持观音圣号之利益

《法华经》对于中国佛教相当重要,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正是《法华经》中第二十八卷,是非常突出的一卷,并于后世发行单独本广为流通诵持。《法华经》中非常重视“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也可以说,《法华经》对于大众所教授的修行方法,着重在于受持此经、读诵此经,为他人转说此经,修此三项均有无量功德,却在《随喜功德品》中特别强调为他人说的功德最大,乃至“劝于一人,令往听往”、“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百千万世,终不喑喑,口气不臭,舌常无病……无有一切不可喜相……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注二十五)

这也就是鼓励后人,“受持、读诵、解脱、书写、解说其义、如法修行”应该随分随力弘扬佛法,劝人听闻佛法、受持读诵法义,广利有情众生,同沾法益,如是不仅他人入佛智海,更能自利身相庄严之果报。

而《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修持方法,受到千多年来中国佛教徒们历久不衰的普遍奉行。因其方法简便,灵验卓越,而且都是解救人间现实生活中,凡称念观音菩萨圣号,便能有求必应,没有任何仪式供养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地,都可修行。

《普门品》云: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云:

“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以菩萨。”又云:

“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注二十六)

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凡能称其名号,即有感应示现。所以此一心称名的观音法门,比起诵经,更为容易,故也更加普遍流传。清初顺治已亥(西元一六五九年)周克复编集的《观音经持验记》上下二卷,从晋之竺法义,迄清之杨璜,共收一百二十人的持验记录,皆从群书资料录出,其实历代有关观音灵感的例子,可谓俯首即是,多是〈普门品〉及〈大悲〉的灵验。

以佛法的眼光来说,信仰观世音能改变我们的因缘与命运,主要是因为自己身心虔诚恳敬的动作,多少能净除内心的秽行、污染与忧虑,若加上坚强的求生意志与外在因缘的鼓励,便能激发一股莫测的力量,进而创造出奇迹,使我们度过难关。若我们能常常虔诚地称念观世音,我们也能有效地清除内心的忧虑,保持一颗醒觉之心,明察秋毫。这样,在顺境里便能掌握最佳时机;在逆境里则能将危机转化为生机。所以,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与光明。我们之所以得救是因我人之心,奇迹的本源却在于对观世音菩萨的虔诚信仰。

四、增长观音信仰正行的方式

经文中明白告诉我们,修习观音法门的方法:“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观世音菩最初用功是用耳根返观自己能闻声音的闻性。心念耳闻便是在返观自性。依音声修持而证菩提的观世音,“耳根圆通”,能澈万法根源,十方世界来去自如;贯澈三世、无不自在。观世音菩萨最初的修持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这样如实地观察、分析世间声音之虚妄不实、不受所动而得证清净圆通的境界。

观世音法门,依据《楞严经》卷六所说,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这种法门的特殊,在于行者们不受外在的诽谤与赞誉所动摇。当声尘生起时,让听只是听,上下左右十方一切音声都不执着,欢喜与烦恼也无从生起,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例如:用功法门中,当我们持咒时,静听每个咒文的字音,就把整个身心置于闻性之流了,将身心放于能闻的法性当中去,就是“入流”。入流就是将整个身心置于闻性之流|置于能闻声音的法性当中去。“亡所”就是外面的客观环境(如声音)就全都消融了,能做到‘入流亡所’身心就定下来,不为外界环境干扰了,所以做功夫第一步要做到心念耳闻,才能抓住妄念不随之流浪,才能入定。

观世音菩萨修行之法门,以观闻自性而得开悟,正是“大士不独以眼观,眼既观声,耳亦听色,色不自色,声不自声,一心不生,六用俱寂”(注二十七)以上得知,不论那一个法门的修持,其方法不致相同,然督摄六根,摄心专意,将整个身心融入修行法门之中,舍除外缘,心一境性,才有成就之可能。观世音菩的修行方式,更是进一步要我们达到清净自性的体证,所以对观音的信仰绝不能停留在祈求感应的认知上。正如《法华经指掌疏》:“虽以种种形,惟是一真。虽游诸国土,不难当处。”(注二十八)当我们能觉悟自性时,则一切众生如镜明照临,而我们对观音信仰所要学的真是这觉悟之道。

观世音菩萨在总结自己修持的心得时,认为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最适合娑婆世界的有情众生。“此亦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不管是在行住坐卧,都可以修习听自己内在声音的呼唤;在静态之时,行者们可以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在热闹的人群中,也一样可以修习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所以,观世音法门的修习,随时随处,不限时间与地点,自己的耳根和内心就是清净的道场,理想的道场。

宋孝宗(1163|1189在位)曾见观世音菩萨手持念珠,孝宗问旁边的和尚:“何用?”僧人回答:“念观音菩萨。”问:“自念则甚?”曰:“求人不如求己。”(注二十九)所以归依信仰观音,真正的意涵在于寻找每个人自身内的自性观音。但如何反闻闻自性?其次第在楞严经中明示:“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注三十)也就是必须不断透过听经闻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之修学过程,以了知本有清净自性为因地心,依悟而起思修,而得证入。

结论

信仰最忌一味盲信,为学不应止于肤浅,佛法的修持法门中,以修习三昧为重要,以收摄身心之定境,去除修道之障碍,更为悟入自性之基本条件,承如经中:“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以自性清净心的开显为对佛菩萨之信仰与修学之目标。

由此论文之探讨得知,“慈悲、智慧、无畏”是观世音菩萨精神之总合,在大乘所发的菩提心中,就是以“菩提所缘,缘苦众生”为悲心发动,而落实在每一位众生,实行人间的救济、慈悲的伦理,更能时时反闻闻自性,誓成无上道。期望透过本文的探讨,每个人都能深入观音信仰的意涵,从中修学大悲行,做一个真实的“大悲救苦”观音菩萨!

当我们落实慈悲行时,千万要学习观世音菩萨如何“用心”倾听自己内在声音的呼唤,时时起“观照”。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照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情感与智慧才会有所突破并臻圆满成熟。能够倾听自己的心声,是智慧成长的表征,能够倾听别人的心声并给予适当的援助,是慈悲行为的显现。我们学习观世音法门,一定要“悲智双运”才对!

【注解】

〈注一〉《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册,页376上。

〈注二〉《悲华经》卷三,《大正藏》第三册,页186上。

〈注三〉本田兼英,《观音古名》,龙谷大学论丛(昭和六年,第296号),页1-23。

〈注四〉〈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大正藏》第九册,页57中。

〈注五〉〈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十八,《大正藏》第十册,页367。

〈注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二十册,页110。

〈注七〉《悲华经》卷三,《大正藏》第三册,页186上。

〈注八〉同上注,页104。

〈注九〉《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经》《大正藏》第二十册,页83。

〈注十〉同注6。

〈注十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5〉《大正藏》第十九册,页128。

〈注十二〉〈妙法莲华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大正藏》第九册,页58上。

〈注十三〉〈观音玄义记〉《大正藏》第三十四册,页919中。

〈注十四〉〈首楞严义疏注经〉《大正藏》第三十九册,页903下。

〈注十五〉〈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九册,页57上。

观世音菩萨和观音信仰实践之意涵是不是对网友们有所帮助呢?希望网友们认真阅读,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相关推荐:

浅谈五四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孟子的性善论:养气养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