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中国哲学论文

试论先秦官德评建模式的三个维度

编辑:

2015-10-20

那么先秦官德评建模式三个维度如何可能呢?关键在于“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篇》中:“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此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代表作者的一种人格理想,讲的是成圣之功夫,作者认为内圣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庄子·天下篇》)外王代表一种政治理想,作者认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庄子·杂篇》)在法家之政治思想和儒家之经济思想的支配下共同形成“外王”之道。儒家政治思想学说简要地概括为“内圣外王”之思想,不过儒家做了进一步发挥:儒家首先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讲求的是成圣的渐修功夫,然后由己及人,推己及社会,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之目的。

由此,先秦官德评建模式中,人性趋善为评建维度提供了可能,内圣外王则回答了评建维度何以可能的问题。

2.以贤示官:官德评建模式之“软着陆”

以贤示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德导官,暗含着先秦官德建设德治为本的思想。“以贤示官”的官德建设有两种基本含义:其一,为政者应该尊崇、重用贤能之士,选贤授能,不让平庸之辈滥竿充数。让真正有才识的贤能之士“在其位,谋其政”,真正做到“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韩非子·定法》)尊贤使能、选贤授能的思想是官德建设必不可少的。其二,各级官员应该以贤官、贤吏作为自己的榜样。“以贤示官”所重视的是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即教化。孔子一向主张以直正枉,如哀公问日:“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以贤官示范道德品质恶劣之官。因为“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先秦官德建设讲求以贤官、善政引导、感染各级官员,以达官德建设之目标。孔子特别强调示范之作用,在季康子与孔子的一段对话中表明了这一思想:“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日:‘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季康子问孔子,要使老百姓恭敬、尽忠和互相行善,应该怎么办?孔子认为如果人对老百姓态度端庄,他们就会对你尊敬;如果你孝顺父母、慈爱百姓,他们就会对你忠心;如果任用品德高尚的人,教育能力比较差的人,百姓就会勤勉了,这充分说明了示范机制之魔力。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先秦官德评建模式的三个维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浅谈墨家兼爱思想论文  

浅谈王船山的消费伦理思想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