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中国哲学论文

小议社会学视野下职业教育公共空间

编辑:

2014-02-20

三、技术与人本:公共空间精神之维

1.从职业技能到职业情怀

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技术(或技能),而“技术是建立起自然界本来没有的某种人工联系,技术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8]。因此,技术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与重复,而是对工作任务和学习空间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过程,是知识、方法和情感相统一的人类精神活动。由于当前职业教育的过度功利化,普遍把“就业导向”理解为“就业教育”,把具有精神性丰满的技术教育降格为职业技能培训,无视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作为一个职业人,需要的是过硬的职业技能,更要怀揣一份技术追求和职业情怀。“职业情怀是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形成的职业认识、理解、情感与态度。”[9]其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敬业意识,即热爱、忠于所从事的职业;二是职业操守,即职业人的志节和品行,包括不同的道德标准、行业自律和法律规制等。职业情怀的形成不是被动输入的过程,而是依赖于特定空间中的培育与自我生长,这就需要建构一个与“职业”充分关联的公共空间。一方面,要推进“企业文化进课堂”,组织学生以“员工”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在仿真的企业空间中学会合作,学会自主行动,唤醒学生对企业精神的认同,让他们明白企业要的不只是技术,更需要的是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和职业操守;另一方面,要“创设行动的弯路”,应把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载体,而不是目的,并且要尽量制造任务的“困难点”,让学生在“直面弯路,追逐成功”的体验中,形成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意志和品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2.从训练主义到人本主义

显然,一个训练出来的职业人,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却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决定了既需要培养为“谋生之准备”的职业技能,也需要为“谋个性之发展”的精神奠基,职业教育必须从训练主义的狭隘中走出来,坚持人本化的教育思想。单中惠认为,“人本化教育思想是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必须促使‘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感觉各方面达到内部有机的整体化”[11]。同样,公共空间为人的精神发展提供了物质与制度的保障,对精神而言最核心的是自由。这需要提升教师创建公共空间的能力,利用丰富的情感力量和扎实的专业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阔的精神空间。一方面,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行动态度。公共空间不是权力托身的客观容器,教师要放弃权力控制,充分呵护和激励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兼顾“有趣”与“有用”,把构建生动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围绕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自主行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获得学生的主体性解放和拓展自己的精神空间。另一方面,需要营造对话的场域。教师要放弃偏见和歧视,从情感上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在一种精神之域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民主,这也正是公共空间的应有之义。

四、“公共空间”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性与开放性,必然提出对公共空间的强烈诉求,无论从物质性、精神性还是社会性视角,无不体现公共空间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从物质空间维度看,职业教育课堂已完全打破传统教室的空间状态及“秧田式”课桌布置形成的条块状空间组合。职业教育的课堂空间是一种集实训、授课及讨论于一体的空间集合,物理空间得到大幅扩展,空间功能也在整合中得到提升。但人作为课堂空间的活动主体,人均空间增大的同时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公共空间”处于坍陷的危险境地。同时,人均空间的增大也带来公共空间构建的活动余地。因此,在职业教育课堂必然提出设置“讨论区”、“小组学习区”等专设公共区域,也必然提出跨区域交流的宽松课堂制度,以延展公共空间。同时,从时间维度看,职业教育课堂的单位时长往往超越一课时的规限,连续学习时间的拉长,更对公共空间的自主性提出了价值诉求。从精神空间维度看,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的“技能”价值正受到挑战,特别是通过重复训练形成的单一技能,越来越多地被现代机器所取代,人的职业操守、责任意识和待人态度等精神层面的品质越来越被企业看重。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潮的影响,职业教育至今还钟情于对知识的强制灌输和对技能的重复训练。当前职业教育的精神性缺失和物化场所的宽阔条件,为创建职业教育课堂公共空间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保障,“公共空间”概念本身超越了方法、技巧层面,开始走向整体性的教育内涵,突出人的培育环境和过程。一个正面的公共空间力量会引导职业教育少一份急功近利的心态,把职业教育目标引向未来生涯发展,而不是当下的就业,警示职业教育不只是反复的灌输和训练,更是在公共空间中的一种精神交流与平等。从社会空间维度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更加明显,其一,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化的职业行动能力,职业行动能力是与实际职业环境无法分离的情境化知识的运用,是在职业情境行动中的自主建构。能够应用于“实战”的职业能力需要行动介入的社会性,应尽可能促进学生主体与其行动的社会化过程,如职业价值取向及社会活动中的问题解决,这意味着教学组织应该注重“社会化行动”;其二,实践性的行动是职业教育课堂的主体内容,其不仅是符号化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与人、人与设备、人与环境的多重对话,从中建构自己的实践知识体系,公共空间的实质是师生群体与各种显性或隐性的课程事件相遇的“社会性场所”。因此,课堂公共空间不能只遵循一种单向的运作原则,不能只强调通过加强教师的权威来控制课堂,而要建立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的课堂制度。

小议社会学视野下职业教育公共空间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相关推荐:毕业论文标题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摘要格式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的规范样式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