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思想哲学论文

关于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

编辑:

2014-03-25

诚然,以上各例中均可添补上某些连接词,以(4)(5)两例为例,括号中为所补连接词:?

(4) 堡子里的人没有不对他热羡的,(因为)眼见着他打井如挖金窖,(所以)好多父母提了四色重礼,领着孩子拜师为徒,(然而)这井把式,却断然拒绝。

(5) 他是舅家门上最大的外甥,……可给舅写铭旌,做第一外甥的天狗,名字却排不上

。已经死去的三姨的儿子(因为)在县银行当主任,(又)有头有脸有妻有子,(所以)竟替换了

天狗,(因此)天狗那时很生气:人没了本事,辈数也就低了??

但是,由于汉语民族具有综合性思维优势,善于运用整体观照从句读的整体层次上体察

语词的涵义,从语段的整体层次上把握各分句的功能,语句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各分句相对

于整个语段的功能均可得以确认。读者以此可意会句间的各种关系,因此连接词的增补便成

为画蛇添足,毫无必要。?

西方哲学也讲求“一”,其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基留伯提出的以自然为本位的“原子说”。西方哲人认为,“一”就是单个的,纯粹的“一”,是机械可分离的“一”。正如基留伯所说,“从真正的一绝不能出现多,从真正的多也绝不能出现一:这是不可能的事。”(罗素,1981:102)这一点与中国哲学中的“一”是大相异趣的。中国哲学上的“一”是有机整体的一,“一”既是“一”又是“多”,它比西方哲学原子说的“一”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和更高层次上的辩证性。分析考察事物时,西方哲学家们擅长于或更愿意把被考察对象从其所在环境系统中分离出来,自然学科如此,人文、绘画等学科同样如此,其实质在于突出和强调个体。 分析英语等语句时,若运用分析性思维方法抓住语句的主谓主干,辅之以对其他形态标志的辨析,句意便昭然若揭。分析得愈是细致入微,对语句整体上的理解就愈透彻。申小龙

(1988)曾总结道,如果说西方语言的一句话是视点上固定、形态上自足、关系上完整的一句

话,那么汉语的一句话则是视点上流动、形态上松散、内容上完整的一句话。?

二、模糊思维是汉语意重于形的客观要求?

模糊性思维亦可称“浑沌”思维。“它既是一种经验直观的反馈思维……亦具有一些知性思维的形式。同时,它也是把一种浑沌、无序的认知转换成系统有序的认知的思维。”(陆宗明,1993:66)模糊性思维与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哲学是相辅相成的。“礼”、“德”是儒家人本政治思想的根本原则。这一思维在《大学》中得到全面概括,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从表面上看似漠视政治,实质不然。班固曾对道家作了中肯的评价:“道家者流,盖出于吏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因此道家同样关心政治而非“出世”之辈。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哲学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古代贤哲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研究人的种种辩证关系,探求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和谐以求“平天下”的最终目标。人际关系的丰富灵活性和模糊多边性使模糊性思维得以孕育与发展,同时模糊性思维顺应了表述模糊多边的实际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模糊性思维在语言表述上多倾向于采用“非逻辑化”的方式。以汉语为例,“非逻辑化

”表述方式具体表现在被描述的事理间虽然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但语言的表述形式上却缺乏甚至没有表示逻辑关系的表征词,即缺乏严密的形式逻辑。例如上述所举第(4)(5)两例:

(4) 堡子里的人没有不对他热羡的,(因为)眼见着打井如挖金窖,(所以)好多父母提了

四色重礼,领着孩子拜师为徒,(然而)这井把式,却断然拒绝。?

(5) ……已经死去的三姨的儿子(因为)在县银行当主任,(又)有头有脸有妻有子,(所

以)竟替换了天狗,(因此)天狗那时很生气:(若)人没了本事,辈数也就低了?

括号中是补充的逻辑关系表征词。就例(5)句意而言,其内部虽然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和假设关系,但句中字里行间并未使用诸如“因为”、“假设”等外在表征词。相反,逻辑关系词的缺省更能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中的辩证关系。例如下述几例:?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