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美学论文

浅析美的颠覆者论文

编辑:

2014-11-13

爱伦·坡正是在这种表现说的鼎盛期, 首先提出了“仅仅为写诗而写诗”的自在说,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主张几乎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包括诗歌、短篇小说和论文。坡主张“把美作为诗的领域”,认为表现美是诗人的天职,真正的诗必须达到使灵魂升华的美的境界。坡声称,“诗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快感,而不是求得真理”;诗歌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一种单纯的审美现象,是以诗自身为目的的,而不应有其他任何功利性目的;任何企图给人以真理、有道德说教意味的诗歌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完全为诗而写的”诗才是绝对美和重要的。很显然,爱伦·坡已经把美同真、善彻底割离开来。受到坡的影响,法国作家戈蒂耶在1856年发表宣言, 要求“艺术的自治”,其后,巴那斯学派和王尔德则更明确地打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号。从此,自在说异军突起,开始在西方流行。

不仅仅如此,爱伦·坡所倡导的美已非传统意义上的美,而是特有的“哀伤”、“忧郁”的美,是“死亡与美最密切结合”。早在《序曲》一诗中,他就宣称:“我不能爱,除非死神自己/把他的气息与美的气息混在一起。”后来,他又进一步在《创作的哲学》中将美与死的契合上升到哲学高度:“我自问——‘各种忧伤的题材中,基于我们对人类的普遍认识,什么最为忧伤?’死亡——是非此莫属。……当死亡与美最密切结合的时候:那么美女之死,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富于诗意的题材了。”坡的诗歌惯用“美女之死”为题材,内容多写爱情、幻灭、死亡,写美与死的结合,呈现出忧郁、感伤、凄凉的情调,其代表作《乌鸦》便是典型。全诗108行,描述一个痴心的男子在午夜悼念美丽的亡妻。诗的基调是“忧郁”或“悲伤”(Melancholy),而悲伤的极限是反复出现的“再也不能”(Nevermore)。乌鸦这一不祥之鸟寄托了男主人公最大限度的悲伤和绝望,男主人公被乌鸦咒语似的重复回答推入了极端恐怖悲伤的境地,而这种极致的悲哀恰恰是他期待已久的。诗的主题是美。诗人通过美丽妇人的死亡来揭示美的最高形式,她和男主人公之间想必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故而这思念与追悼也充满了一种凄婉的美。

小编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浅析美的颠覆者,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进入美学论文栏目。

标签:美学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