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解析武当道教善恶伦理思想论文

编辑:sx_yangk

2015-05-11

武当山在春秋至汉代末期,已是古代宗教重要的活动场所,许多达官贵人到此修炼。汉末至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数以百计的士大夫或辞官不仕,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解析武当道教善恶伦理思想

隋唐时期,武当道场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促进了武当道教的发展。宋元时,由于封建统治者极力推祟和宣扬武当真武神,使真武神的神格地位不断提高,“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武,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篆镶,强调忠孝伦理、三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最终形成,并随之呈现出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作为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武当道教的教理、教义与中国道教的教理、教义同出一辙,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性。就善恶伦理观而言,武当道教继承和发展了早期道教“天道承负”的教义,不但在道经中大力宣扬因果报应的观念,而且通过“法忏”等形式全面灌输抑恶扬善、得道成仙的思想,并将之融人宫观建筑、匾额楹联等武当文化之中。具体而言,武当道教的善恶伦理思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天道承负”,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是道教的传统教义之一。“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其特点是前辈后辈相承负。但对于“承负”的论述,《太平经》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滴,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其二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可见,其一说的是善恶承负,其二则是说天道循环。

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极力宣扬现世的善恶报应。早在先秦时期,人的行为善恶自有报应的思想就已形成。如《易经》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徽纬之学盛行,便又衍生出天地神灵监督人的善恶行为并予以报应的观念。如《河图·纪命符》称:“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纪。恶事大者,夺纪。过小者,夺算。随所犯轻重,所夺有多少也。人受命得寿,自有本数。数本多者,纪算难尽,故死迟。若所察本数以上,而所犯多者,则纪算速尽而死早也。”道教诞生后,吸取了l纬学说中善恶报应等理论。如《老子想尔注》(传为张陵所着)中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解析武当道教善恶伦理思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试论芥川龙之介的美学困惑论文  

浅析技术行政视阈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